8月7日至17日,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激情启幕。这场汇聚全球目光的体育盛会,不仅是运动员挥洒汗水的舞台,更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集中亮相。在这场盛会背后,铁路正以“钢铁动脉”的硬核担当,从赛事保障、形象展示到城市名片擦亮,全方位为世运会注入“加速度”。
筑牢运输底座,以“稳”字诀做足赛事保障。世运会的开展,离不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硬核支撑。铁路凭借大运力、高时效、强稳定的优势,成为赛事物资运输的“主力军”。从国际赛事器材的跨境转运到国内配套物资的快速调运,铁路网织就了一张高效的“保障网”。中欧班列化身“跨国搬运工”,将来自全球各地的专业赛事设备安全送达通过“点对点”冷链运输、全程GPS监控,确保器材从欧洲工厂到成都赛场“零损伤”“零延误”。铁路部门的高效并举,为赛事前期调试争取了宝贵时间。
活化文化载体,以“融”字诀展现城市形象。铁路不仅是运输通道,更是流动的文化窗口。铁路部门以世运会为契机,让列车成为展示城市底蕴与时代风貌的“移动展厅”,在方寸之间讲好中国故事、四川故事。在蓉港高铁等热门线路上,“世运主题车厢”成为吸睛焦点:车身上,太阳神鸟金箔纹样与世运会会徽交相辉映;车厢内,熊猫玩偶、川剧脸谱装饰点缀其间......乘务员化身“文化讲解员”,用中英双语介绍沿线景点与赛事信息,让乘客在旅途中沉浸式感受成都的“烟火气”与“国际范”。这种“硬交通”与“软文化”的结合,不仅展现了成都兼容并蓄的城市品格,更让世界透过车窗读懂中国的文化自信。
擦亮服务名片,以“优”字诀彰显城市温度。一场成功的国际赛事,细节处的服务最能打动人心。铁路部门以“绣花功夫”优化服务链条,让“出行体验”成为成都世运会的一张闪亮名片。在成都东站等枢纽站点,“世运服务专区”提供多语种咨询、赛事信息查询、行李暂存等“一站式”服务,志愿者手持智能翻译设备随时响应需求;针对残疾运动员,站内设置无障碍登车通道、专用候车区,列车上预留宽敞空间放置轮椅与运动器材,从进站到下车的全流程无障碍服务,彰显着“平等、尊重”的赛事理念。
从物资运输的“钢铁脊梁”到文化传播的“流动纽带”,再到服务保障的“温情窗口”,铁路正以多维担当为世运会保驾护航。当来自全球的目光聚焦蓉城,这条延伸向世界的“钢铁脉络”,不仅见证着体育健儿的拼搏时刻,更书写着一座城市开放发展的生动篇章——在这里,速度与温度并存,传统与现代交融,铁路的每一次驰骋,都在为这场盛会增添着独特的“中国印记”。(文:毛叶蓉、高源苹 漫画:王凯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