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硬核”科技筑牢智慧水利安全防线 | 水利科普

当前,我国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水利部门立足科学专业、支撑有力、反应迅速的要求,构建具有“四预”功能的数字孪生体系及决策支持系统。“四预”究竟是什么?在水旱灾害防御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防汛“硬核”科技筑牢智慧水利安全防线 | 水利科普

来源:央视网 2025-08-03 16: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当前,我国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水利部门立足科学专业、支撑有力、反应迅速的要求,构建具有“四预”功能的数字孪生体系及决策支持系统。“四预”究竟是什么?在水旱灾害防御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四预”即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是智慧水利的核心功能。

预报是基础和起点,通过一系列数学模型方法,对降水、水位、流量、径流量、地下水位、墒情、泥沙、冰情、水质、淹没影响等水安全要素进行预测预报,为后续防汛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预警是前哨,会及时将预警信息直达水利工作一线,为采取工程巡查、工程调度、人员转移等应急响应措施提供指引,为提前采取防灾避险措施提供信息服务。

预演是在数字孪生流域中对典型历史事件、设计、规划或未来预报场景下的水利工程调度进行模拟仿真,制定防风险措施。

预案是依据预演确定的方案,考虑实际工程和社会情况,制定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落实各方责任,确保预案的可操作性。

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这四个环节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共同构成了智慧水利的安全防线。

【责任编辑:马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