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8月1日电 7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新疆库尔勒召开科技援疆工作会议,擘画研究所"十五五"科技援疆工作高质量发展蓝图,为助力新疆农业生产安全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新疆地理位置特殊,与八国接壤,边境线长达5700公里,是我国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地方之一;农业结构特殊,依托独特的光热资源和灌溉技术,形成了以棉花、林果、粮食为主的特色产业体系,造就了特殊的病虫害问题。因此,新疆作为祖国"西部粮仓",长期面临农业生物安全挑战,迫切需要注入植物保护科技创新力量,助力和推动新疆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会上,与会院士专家充分肯定了植保所40多年来科技援疆工作取得的成绩,并提出要重点开展新疆外来入侵生物防控研究,研发适配新疆农业生产特点的植保新技术。植保所总结了在新疆开展外来入侵生物、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等防控工作成效。针对新疆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新形势新需求,植保所将进一步通过库尔勒基地和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西北中心"双轮"驱动,以辐射全疆的试验站点为支撑,持续加强在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与新疆相关单位联动协作,聚焦外来入侵生物和"绿洲"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控,开展系统攻关,并以河西走廊张掖和天水试验站点为抓手,扼守有害生物向内陆扩散蔓延"咽喉",为促进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农业生物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农业科学院吴孔明院士、石河子大学陈学庚院士出席会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新疆农业农村厅等单位的领导专家10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