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套国产“油气藏—井筒—管网”动态仿真引擎软件发布

我国首套国产地下地面一体化(油气藏-井筒-管网)动态仿真引擎软件29日在北京发布,这标志着我国在油气田开发领域核心工业软件攻关取得关键技术突破,为提升油气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首套国产“油气藏—井筒—管网”动态仿真引擎软件发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9 15:0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7月29日电(记者 郑欣)我国首套国产地下地面一体化(油气藏-井筒-管网)动态仿真引擎软件29日在北京发布,这标志着我国在油气田开发领域核心工业软件攻关取得关键技术突破,为提升油气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供有力支撑。

这款软件名为HiSimPro,是中国石油组织研发、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款大型工业软件,具备油气藏工程、采油气工程、集输工程一体化专业动态仿真能力。软件集成了5个一级功能模块、24个二级功能模块,支持亿级网格规模、千口井仿真模拟。

图为油气藏-井筒-管网动态仿真引擎软件HiSimPro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中国石油供图)

HiSimPro就像给油气田装了“数字大脑+透视眼”,能支持油气田开发从方案设计到生产运行全生命周期、从地下到地面全栈式仿真模拟和优化业务,适用于油气田开发初期的方案设计、开发中期的方案调整、生产优化以及开发末期的开发评价。

它能给地下油藏当“天气预报员”,告诉工程师哪里油多、该往哪“注水赶油”;能在抽油管道里当“流动监测仪”,看油、气、水混得好不好,抽得顺不顺,防止“水窜”“气窜”;能在地面管道网上当“智能交通指挥”,防止输油“堵车”。最关键的是,它能把这地下、管道、地面三块连起来一起算,形成一个智能化的一体化平台,让整个油藏像一台协调运转的大机器,帮助科研人员提升开发方案的科学性预见性,帮助油田企业有效收窄油气产量降幅,从而更高效、更安全、更经济地把地下的油气“挖”出来。

HiSimPro适用范围广泛,覆盖中高渗、低渗透/超低渗透、裂缝性、页岩油气藏等多种类型及多种开发方式。目前,该软件已在大庆、长庆、塔里木等300余个油气田区块开展现场应用。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总会计师周松表示,中国石油将以此次发布为起点,持续深化研用结合,健全“攻关一批、应用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创新体系,完善工业软件全生命周期协同研发模式,不断提升规模应用与快速迭代水平。

在发布会上,中国石油发起共建石油石化工业软件产业生态倡议,并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等科研院校代表签署产学研用合作意向书,与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延长石油等代表共同签署采购意向备忘录。

【责任编辑:富文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