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今年上半年数据统计,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同比增长5.5%,累计投产新线301公里。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筋骨”与“血脉”,其投资的持续加码与建设的稳步推进,既是稳增长、惠民生的关键抓手,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支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
夯实基建硬支撑,织密交通大网络。301公里新线的投产,进一步优化了我国铁路网络布局。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长沙段的贯通,大幅缩短了成渝地区与中部城市群的时空距离,促进了产业协作与资源共享;郑开城际铁路的全线运营,加速了郑州与开封的同城化进程,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西部山区到东部沿海,铁路的延伸打破了地理阻隔,让物流更高效、出行更便捷。
激活发展新动能,联动区域共跃升。铁路投资的增长曲线,始终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脉络同频共振。数据背后,是铁路建设对区域协同的强力拉动:东部的先进制造技术借铁路通道直达中西部产业园,中西部的特色农产品通过冷链专列快速端上东部餐桌,城乡间的要素流动因新线投产而加速循环。铁路网延伸,不仅让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的辐射力更强,更让中西部地区融入全国发展大棋局,为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注入持久动力。
铺就民生幸福路,共享发展好成果。铁路建设的每一分投入,最终都转化为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新建重庆东站、改造升级的沧州站、日照站等枢纽工程,极大提升了旅客出行体验;新线开通让偏远地区群众告别“出行难”,探亲、旅游、务工更加便利……上半年的铁路投资,既着眼于“大动脉”的畅通,也关注“微循环”的优化。从城市到乡村,从出行便利到就业增收,铁路正以实实在在的改变,拓宽百姓的“生活半径”,提升民生福祉的“幸福指数”。
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铁路建设的每一步跨越,都在勾勒着更便捷、更协调、更普惠的发展图景。随着铁路投资持续发力、新线不断延伸,一幅城乡交融、区域协同、民生安康的新时代画卷,正在神州大地上徐徐铺展。(陈泓宇、卢嘉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