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部署要求,深化行刑反向衔接机制建设,靶向破解“小过重罚”执法司法突出问题,近日,龙安区检察院组织召开2025年度行刑反向衔接案件暨防范“小过重罚”座谈会。安阳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安阳市文广体旅局文化执法支队、龙安区自然资源局等10家行政执法单位代表受邀参会。
会上,龙安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全面梳理并通报了2025年开年以来行刑反向衔接案件的整体办理数据。随后,会议以该院办理的两起滥伐林木案件为切入点,立足执法司法实务视角,从事实认定标准的精准把握、自由裁量权的规范行使、行刑责任的合理区分等关键维度,深入剖析“小过重罚”问题存在的难点与堵点,旨在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推动构建权责明晰、衔接顺畅的行刑衔接监督体系。
专题研讨环节,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殷瑞峰发表讲话,深刻阐释工作意义与实践路径。她强调,开展行刑反向衔接与防范“小过重罚”工作,既是落实最高检专项监督部署的具体行动,更是深化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行刑反向衔接作为法律监督体系的关键枢纽,能够打通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的“双向通道”,确保违法行为“罚当其责”;而“小过重罚”作为趋利性执法的典型表现,严重违背“过罚相当”原则,损害法治权威,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法治担当,推动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
围绕两项重点工作,殷瑞峰进一步提出三项具体要求:一是强化制度刚性约束,筑牢规范执法司法根基;二是深化协同联动机制,完善沟通配合与监督制约机制;三是推动执法理念革新,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经过充分研讨,参会单位凝聚形成三项核心共识:其一,夯实事实证据根基。把好事实认定关,严格规范证据收集程序,聚焦主观过错、危害后果等核心要素,确保违法事实清晰、证据链条完整,从源头上预防"小过重罚"现象发生。其二,创新协同监督机制。推行“双书送达”工作模式,检察机关在办理行刑反向衔接案件时,同步向行政执法机关送达《检察意见书》与《防范小过重罚风险提示函》,并附完整案件证据材料及法律适用分析,实现“一案一提示、一案一监督”,推动行政执法更加精准规范。其三,深化信息融通。搭建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部门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案件线索、证据材料、处理结果的实时交互与动态跟踪,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同时建立“一案双查”工作机制,对行刑衔接案件的刑事、行政处理过程开展合法性与合理性同步审查,通过全流程、闭环式监督,消除执法司法衔接盲区。
此次座谈会以问题为导向凝聚共识,以机制创新破解"小过重罚"难题,通过跨部门深度研讨与专业分析,精准梳理了执法司法实践中的共性症结,为构建权责统一、监督有力的协同治理体系指明方向。下一步,各参会单位将秉持“一盘棋”思维强化协同联动,推动三项共识落地见效,切实提升执法司法质效。(图/刘钰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