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贵州省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贵州省统计局副局长王朝晖介绍,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1452.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8.74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3840.62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6413.06亿元,增长4.8%。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畜牧养殖平稳增长。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44.47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种植业增长4.1%,林业增长8.5%,畜牧业增长3.4%,渔业增长7.2%。粮食生产稳步推进,夏粮产量236.86万吨。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长5.0%,其中,猪肉产量增长4.8%,牛肉产量增长15.7%。禽蛋产量增长12.3%。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重点行业增势较好。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8%,其中,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8.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6.0%;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83.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69.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7.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3.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0%,烟草制品业增长4.9%,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3.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5.8%。
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长较快。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2%、6.3%和5.6%。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分别同比增长8.2%、10.6%,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增长24.9%,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1.3%。
进出口持续增长,出口总额增长较快。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413.85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出口总额269.05亿元,增长14.0%;进口总额144.81亿元,增长10.6%。
此外,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副总队长王晓红在会上介绍了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运行情况及特点。一是全省CPI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5涨3降。上半年,全省CPI与上年同期持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9%,非食品价格下降0.2%;服务价格上涨0.3%,消费品价格下降0.2%。二是在扩大内需、促进价格合理回升措施综合影响下,部分领域价格温和上涨。上半年,全省粮油等主要农副食品市场供应充足,监测的14类主要食品价格呈“7涨7降”,带动食品价格上涨0.9%,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三是能源价格下降较多。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全省上半年能源价格同比下降4.0%,降幅比一季度扩大2.3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0.34个百分点。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7.0%、7.5%,降幅比一季度分别扩大4.5、4.8个百分点,合计影响CPI下降0.31个百分点。能源价格下降是全省居民消费价格低位运行的主要原因。
王朝晖表示,总体来看,贵州上半年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力显效,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然而,当前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一些困难,保持稳定增长的压力较大,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下阶段,贵州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罗思扬|编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