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半年报》亮点解读:外贸多元化拓展,破解外部危机

《中国经济半年报》亮点解读:外贸多元化拓展,破解外部危机

来源:央广网 2025-07-19 20: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这是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交出的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取得这份成绩并不容易,当前国际经贸环境复杂多变,尤其受到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的冲击,中美贸易从第一季度的同比增长转为第二季度的同比下降,降幅高达20.8%。即便面临如此挑战,我国外贸依然展现出强劲韧性,实现了总量增长、质量提升与变量可控。

这背后,既得益于“中国制造”的硬核竞争力,也离不开外贸多元化拓展的战略布局,成为破解外部不确定性的关键一招。

在今年上半年的广交会上,广大外贸企业就纷纷展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在这里拓市场,与全球客商高效对接。

参展商唐守胜说:“我们除了美国其他地方也要去,这个产品就是我们目前重点开发的,功能比较先进,客户当场就要跟我们签独家代理协议。”

在浙江义乌,这里的商户更是信心十足,设计充满巧思和实用性的各类小商品吸引全球采购商的目光。

阿富汗采购商说:“我非常喜欢中国的清凉产品,设计美观,而且这些产品在我们那里市场前景广阔。”

泰国采购商说:“这里的产品质量不错,而且价格也合适,很适合我们国家。”

上半年,我国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贸易规模超过500亿元的伙伴数量达到6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个。在对欧盟、日本、英国等传统市场实现增长的同时,新兴市场贡献了更多的增量,外贸“朋友圈”更加多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庄芮说:“一方面我们本身的产品质量在提升,出口到国际市场上的产品也越来越得到肯定;另外一方面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大金砖合作’等都是在扩大朋友圈。体现在外贸数据上,我们的市场越来越宽,对化解冲击起到了作用,中国外贸‘稳’的根基也更加牢靠。”

上半年,我国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同比实现7.2%的较快增长。从出口市场看,对东盟、中亚、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速都达到两位数。我国向新兴市场提供生产设备和技术,促进了当地的生产发展和就业,对东盟出口机床、对中亚出口农业机械、对非洲出口纺织机械都明显增长。与此同时,对单一国家的贸易依存度已降到个位数,多元化贸易格局加快构建。

中国制造将以不断的高质量供给适配国际市场需求,相信下一阶段,我国出口将继续“风雨无阻向前行,风雨之后见彩虹”。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表示:“不确定因素会影响全球外贸市场需求。对中国而言,我们打铁还需自身硬。一方面要继续提升产业竞争力,去赢得更多全球市场。另一方面也要继续实施好稳外贸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扩大制度型开放,去开拓好‘一带一路’市场、RCEP市场这些潜力巨大的市场。还有维护全球供应链和全球价值链的协作,能够让我们在不利的条件、形式之下,在2025年实现稳外贸的目标。”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