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 :“小白”变“能手”的成长密码

宁夏贺兰 :“小白”变“能手”的成长密码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17 19: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以前待业在家心里慌,现在有了专业技能,工作稳定又有成就感!”近日,贺兰县居民姚婕的就业故事,成为当地“培训即就业”模式的生动注脚。2025年,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人社局就创中心的精准帮扶下,她通过参加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成功入职贺兰梦之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启了职业新征程。而像姚婕这样的蜕变,正成为贺兰县劳动者群体的真实写照。

曾因就业方向模糊而待业的姚婕,在获悉贺兰县就创中心开设养老护理员免费培训后,第一时间报名参与。这场为期20天的培训中,课程设置紧扣市场需求,理论课上,她系统学习老年人生活照料、健康监测、心理疏导等知识;实操环节,老师带着学员在模拟实训室反复练习鼻饲护理、轮椅转移、康复辅助器具使用等专业技能。“每一个动作都要练到肌肉记忆,比如帮失能老人翻身,力度和角度都有讲究。”姚婕回忆,结业时她不仅考取了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更从“零基础”蜕变为能独立完成专业照护的行家里手。

培训结业后,贺兰县人社局就创中心的“一站式”服务迅速跟进。针对姚婕等养老护理学员,一场专场就业推介会成为关键转折点。10余家养老服务机构现场设摊,“失能老人照护”“康复护理”等岗位需求与学员技能精准匹配。贺兰梦之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当场点赞:“学员在实训室练的就是我们日常要用的技能,尤其是鼻饲、压疮护理等实操能力,正是行业紧缺的‘硬本领’。”凭借扎实的实训功底,姚婕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实现了“结业即上岗”的无缝对接。

与姚婕同期参训的,还有一群“互联网营销新兵”—杨存礼、马小莲、师海龙。2025年初,三人报名参加贺兰县互联网营销师培训班,从短视频拍摄剪辑到直播带货话术,从电商平台运营规则到粉丝增长策略,系统化学习让他们敏锐捕捉到商机:“贺兰的富硒大米、枸杞品质这么好,为啥不通过直播卖到全国?”培训教室里的一次头脑风暴,埋下了创业的种子。

杨存礼、马小莲等三人的“创业梦”,在就创中心的指导下加速落地。2025年4月,三人合伙成立“创梦工作室”,在快手、拼多多平台打造“室内潮品直播间”,镜头里,他们在布置温馨的直播间内身着新款服饰进行穿搭展示,手持日用品多角度演示功能细节,通过“专业讲解+场景化体验”的方式吸引观众。

姚婕的“上岗路”与杨存礼团队的“创业路”,共同勾勒出贺兰县“需求定培训、培训促就业”的模式轮廓。2025年以来,贺兰县已累计开展养老护理、互联网营销、挖掘机等各类技能培训10期,惠及学员449人,其中334人通过专场推介会实现就业。“培训不是终点,而是成长的起点。”在贺兰县,每位学员都会建立“一人一档”跟踪台账。工作人员每月回访,为未就业者推送“岗位定制包”,为在岗者提供技能提升建议。这种“闭环式”服务,既让劳动者吃下“就业定心丸”,也为企业解决“人才续航”难题。

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与乡村振兴深入,贺兰县的技能培训正释放多重效能,养老护理员为数千个家庭解决“照护难”,互联网营销师让“贺兰好物”走向全国,电工、家政服务员等工种则为县域基建和服务业注入活力。正如姚婕在护理日志中写下的感悟:“一把轮椅转移的技巧,能托起老人的尊严;一场助农直播的流量,能激活乡村的希望。”

(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