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三通赋能黄金道 共绘发展同心圆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14 16:1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7-14 16: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截至7月7日,中老铁路自开通运营以来,累计开行旅客列车7.8万列,发送旅客超5500万人次。

中老铁路通车三年多,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5500万人次的流动、超1390万吨的跨境货运、3000余种跨境商品……一组组数字背后,是中国高铁标准的全球认可,是区域经济的澎湃动能,更是民心相通的温暖纽带,这条钢铁大动脉正以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书写着“黄金通道赋能发展”的生动篇章,让“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在山水之间绽放光芒。

以硬联通擦亮中国高铁金名片。中老铁路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与设备,是中国技术出海的全产业链名片。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5500万人次,这庞大数字的背后,是无数个体对中国高铁速度、安全与舒适的亲身验证,每一次准点抵达、每一段舒适旅程,都在累积着全球对中国标准的认可。中老铁路国际跨境席位4次扩容至每列420个,巨大增长的需求,正是市场对中国高铁服务品质最直接的投票。当列车准点率超99%、单日最高客流突破10万人次的数据被旅客亲身验证并口耳相传时,抽象的“中国标准”便化作了可感可知的卓越体验。中老铁路不再仅仅是钢铁与技术的展示,而是通过5500万人次的亲历与传播,让“中国高铁”升华为全球旅客心中可靠、高效、现代化的代名词,成为中国国际影响力最生动、最有力的注脚。

以软联通撬动区域发展经济动脉。中老铁路以强大的“软联通”效应深刻激活区域经济动脉,构建起贯穿欧亚的高效商务走廊,使跨国高管实现“昆明开会、磨丁考察、万象晚餐”的一日商务圈,显著提升区域全球连接性。跨境商务旅客强力带动跨境物流与产业链深度整合,经中老铁路进出口货值超100亿元、跨境货物运输量超1390万吨;昆明至泰国运费降低30%-50%,老挝境内物流成本压缩20%-40%;跨境货物品类从开通初期的10余种爆发增长至3000余种;泰国榴莲7天抵达昆明餐桌,“黄金大通道”的经济动能充分彰显。磨憨口岸加速建成面向东盟的产业聚集区,万象赛色塔开发区吸引9国154家企业入驻,年产值超过20亿美元,中老铁路带来的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催生跨境经济“增长极”。中老铁路以“人畅其行”带动“商机汇聚”“物畅其流”,织密区域商贸网络,牵引物流大动脉奔腾与产业链重构,生动印证了“黄金大通道,赋能大发展”的壮阔图景。

以心联通系紧文化交融民心纽带。中老铁路以累计超53万来自115个国家的跨境旅客为纽带,承载着文明对话的种子,让“法国游客惊叹万象车站的中老穹顶,老挝姑娘携祖母体验万象至磨丁3小时归途”成为可能,铁路瞬间消弭的不仅是地理距离,更是心灵隔阂。旅游观光作为跨境首要事由,密集客流成为文明互鉴最活跃载体——从动车车厢里身着筒裙的少女延续茶马古道协作精神,到老挝旅客乘中国列车参加泼水节的和谐图景;从中国春节灯笼装点万象站,到老挝塔銮节祝福传入云南,“朝赏勐腊雨林,暮游琅勃拉邦”的跨境同城生活,让“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东方智慧深入人心。5500万人次旅客的足迹,与无数志愿者、学子的跨国民间互动,共同书写“以心相交,成其久远”的和美篇章。

驰骋于中老两国山水间的列车,早已超越运输工具的意义——它是技术自信的宣言,是经济融合的血脉,更是东方智慧最生动的注脚,在钢轨铿锵中奏响“路相连、民相亲、心相通”的命运共同体和鸣。(刘晗飞)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