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累计治沙3.65亿亩 中国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

我国始终高度重视沙尘暴防治工作,1978年批准并实施“三北”工程,努力恢复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为防沙治沙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十年累计治沙3.65亿亩 中国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3 08: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今天(12日)是国际防治沙尘暴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为:“防治沙尘灾害 共同守护蓝天”。

十余年我国累计治理沙化土地3.65亿亩

我国始终高度重视沙尘暴防治工作,1978年批准并实施“三北”工程,努力恢复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为防沙治沙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我国是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和荒漠化防治国际典范。随着国土绿化行动科学推进,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1/4。近十多年来,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3.65亿亩,封禁保护面积2794万亩,在全球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

我国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三北”工程实施40多年来,工程区累计保留造林面积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亿亩,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4.5亿亩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特别是“三北”工程攻坚战启动两年来,实施重点项目369个,完成各类建设任务超1亿亩。三大标志性战役取得实质性进展:

1、东部歼灭战片区完成建设任务1422万亩,科尔沁沙地重现草原风光

2、中部攻坚战片区完成建设任务4776万亩,黄河“几字弯”展现“金沙蓝海绿洲”美丽画卷

3、西部阻击战片区完成建设任务3970万亩,环塔锁边绿色防护带初步建成

沙尘暴对健康和经济造成的损失持续加剧

在今年的国际防治沙尘暴日到来之际,世界气象组织在其发布的最新年度报告中指出,沙尘暴对健康和经济造成的损失正持续加剧。

报告指出,尽管2024年全球地表沙尘平均浓度略低于2023年,但区域差异显著。在受影响严重地区,2024年地表沙尘浓度仍高于1981年至2010年的长期平均值。

报告称,全球每年约有20亿吨沙尘进入大气层,其中逾80%源自北非和中东沙漠,沙尘可跨越大陆和海洋传输数百至数千公里。世界气象组织专家萨拉·巴萨特表示,沙尘问题不再是区域性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关注的问题,沙尘可以对空气质量、健康、农业和交通运输产生影响。

报告指出,虽然沙尘现象多为自然过程,但水资源与土地管理不善、干旱及环境退化正日益成为沙尘现象的重要诱因。巴萨特表示,气候变化正在加剧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可能导致新的沙尘源出现。

国际人士表示,国家层面的土地管理策略对防治沙尘暴至关重要,中国的防沙治沙工作成效显著,美化了人们的生存环境。

世界气象组织专家 萨拉·巴萨特: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尝试监测土地的变化,以预测发生沙尘暴的热点地区。中国也采取了许多源头管控的策略,比如在戈壁沙漠边缘建立绿化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赞比亚国家气候变化治理联盟国家协调员 莉迪亚·奇班博:中国在植树造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还通过种草来缓解沙尘暴的风险,这些都是中国在环境治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有助于民众更加适应生活环境。(总台央视记者 王凯博 李啸虎)

【责任编辑:马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