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惠民:打通土地“经脉” 绘就和美乡村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11 16:26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7-11 16:2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暑期正盛,走进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大年陈镇毛旺庄村,村路整洁,两旁绿树成荫,老人们手摇蒲扇在树下乘凉,孩子们嬉笑打闹,气氛欢乐祥和。

这是随着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毛旺庄村党支部班子以人居环境提升为突破口,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的结果。

毛旺庄村村集体经济的壮大离不开该村全力推进的“一户一田”改革。

因历史遗留问题,毛旺庄村土地碎片化问题突出,基础设施薄弱,劳动力外流,传统种植效益低下,制约了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过去种地那叫一个磨人!”63岁的毛旺庄村村民毛立山蹲在田埂上向笔者介绍,“我家的土地分散在五六处,东一块西一片。光是浇水就得跑断腿,拖拉机掉个头都费劲,麦收的时候收割机还不愿意去。”说道以前的情况,毛立山叹息着道出了这个村庄曾经的困局。

为破解这个难题,毛旺庄村党支部班子下决心整理碎片化耕地,进行土地整合。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原承包权不变、经营权集中”原则,严格按照“党员示范+村民议事”机制,村两委班子以及村内党员带头签订流转协议,并引入第三方专业测绘机构,在村民全程监督下整合荒地1000余亩,土地连片率提升至80%以上。完成了从一户多块农田向一户整块农田的改革,实现了“小田变大田,变良田”的双重转变。

同时,动用挖掘设备60余次,开造生产沟渠4000余米、修建农用道路1200余米,为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奠定了基础。

耕地连方成片后,如何向土地要效益?毛旺庄村党支部班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特色农业种植。在幸福河两岸选取100亩非粮农用地,打造“河水惠桃”蜜桃示范园,引进近万株优质蜜桃品种,2026年进入丰产期后,亩均收益可提升30%;针对沙质化严重的地段,引进冰草、宝塔菜等7种特色蔬菜种植项目,鼓励村民以土地和劳动力方式入股,同时定向发展300亩蜜薯标准化种植基地。

依托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推行“全托管+半托管”服务模式,在全托管模式下实行每亩800元保底收益加分红模式,半托管模式下为种植户提供耕、种、防、收、售“一条龙”服务,每亩种植成本降低约80元。

“土地整合后,合作社带着我们种订单蜜薯,去年光分红就拿了一万四千多块,抵得上过去两年的收入!”59岁的村民毛永彬指着眼前连片的农田脸上洋溢着喜悦。

毛旺庄村创新推行的“一户一田”改革与合作社运营协同发力的联动模式,实现了资源整合与规模效益的“双提升”。2024年,该村土地经营总收入突破186万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向社员发放分红58万元,户均增收2035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7.4万元。

随着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毛旺庄村党支部班子以人居环境提升为突破口,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新建20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广场,完成村内6000米“四好农村路”硬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30余盏,铺设400米污水管网,形成了“产业增效—集体增收—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