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启动 "长安链"可信链通铁海货运数据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启动 "长安链"可信链通铁海货运数据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9 22:0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7月9日电(记者 赵磊)多式联运是我国航运贸易中物流运输的重要方式,贯通一、二、三产业,连接生产和消费。打通多式联运各环节数据堵点,实现数据安全可信流通,进一步提升联运效能,是航运贸易参与各方持续努力的重点。

记者近日从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获悉,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我国自主领先区块链技术"长安链"支撑铁路货运数据与不同主体的海运数据建立起可信安全的流通链路,形成多式联运物流动态感知闭环,实现"一站式"查询和服务。这对于提升我国生产、物流、交易、结算等贸易全链条效能,实现航运贸易物流降本增效,具有关键意义。

据介绍,过去由于铁路、海运物流数据各自分布在铁路运输企业、港口、船运公司自身的平台上,贸易企业、生产企业和金融、保险机构等单位需要登录不同系统查询,才能获取货物在各段的运输信息,效率较低,影响了场地租赁、生产计划安排等工作,成为物流效率进一步提升的瓶颈。

此次,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区块链重点专项,上海港、陆海新通道等协同国家铁路集团,基于"长安链"开展多式联运业务,实现货运数据横向打通,通过铁路运踪信息的可信互通共享,整合铁路、公路、港口、海关、船舶等数据,提供全流程运踪信息"一站式"查询服务,方便货主、货代、金融机构对在途货物进行查询和监测,不断提升联运货物的衔接效率,实现了贸易整体协同效率的大幅提升。

"运用自主领先'长安链',推进货运寄递数据、运单数据、结算数据、保险数据、货运跟踪数据等共享互认,实现托运人一次委托、费用一次结算、货物一次保险、多式联运经营人全程负责。这样,通过数据要素的有效整合和应用,有效提升我国贸易全链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全社会物流降本增效。" 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教授陈婧表示。

成效正在显现。一车皮货物,从位于四川的铁路城厢站装车,几天后到达上海芦潮港卸货、装船,沿途经过重庆、湖北、安徽等省市,每个时间节点的轨迹清晰可查。"停留地点、时长等信息有任何变化,货主、承运商都可以第一时间掌握,随时做好货物接收、运输衔接、优化运力资源配置等工作。"上海一家贸易公司负责人丁先生表示,工作效率相比过去大幅提升。

据介绍,"长安链"自2021年初问世以来,凭借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性能全球领先的优势,已支持大批国家级和国内超大城市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涵盖国家级税务服务、可信数字身份、政务服务、跨境贸易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正在加速助力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底座"。

【责任编辑:李朋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