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兴海宴》新书发布会及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签约仪式在广州召开

《侨兴海宴》新书发布会及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签约仪式在广州召开

来源:鲁网 2025-07-04 12: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7月3日上午,由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侨乡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院与中共台山市委统战部联合主办、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和旅港台山陈氏家族联合会协办的“《侨兴海宴》归侨口述历史新书发布会暨校地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签约仪式”在广州暨南大学隆重召开。本次活动旨在发布记录台山海宴华侨农场历史变迁的归侨口述史专著《侨兴海宴:广东台山海宴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历史》,并推动侨乡文化、侨乡研究与地方发展的深度融合。中国侨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卢文端为《侨兴海宴:广东台山海宴华侨农场口述历史》一书做序推荐。广东省文旅厅工会主席徐健,中共台山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李白云,台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台山市侨务局局长伍小霞,台山市博物馆馆长陈明信,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理事长方光明,暨南大学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中心)主任王华,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教授鞠海龙,党委书记朱政辉,侨乡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刘义强,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潮龙起、石沧金,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张云教授,以及来自台山市委统战部、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海宴华侨农场归侨代表和暨南大学师生代表等三十余位嘉宾出席会议。

会议合影

一、新书发布:保护侨乡记忆的重要里程碑

《侨兴海宴:广东台山海宴华侨农场口述历史》由统战部门支持,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侨乡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院学术团队历时2年编纂完成,即将在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35万字,通过对40余位海宴华侨农场归侨个体和家庭的口述实录,全景展现来自13个国家的广大归侨群体在重大历史关键阶段返回祖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海宴华侨农场从海滨盐碱滩涂耕耘建设成为沃野良田和现代化美丽家园的奋斗史诗。

《侨兴海宴:广东台山海宴华侨农场口述历史》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鞠海龙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暨南大学是“华侨最高学府”,自1906年建校伊始,便始终坚持“宏教泽而系侨情”的历史使命,致力于为提升国家国际问题研究能力、团结海内外同胞投身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暨南智慧”与“暨南力量”。学院通过华侨华人研究,通过学术和文化途径,加强与遍布全球六千余万的华侨华人的血肉联系,为国家发展汇聚全球华人资源、拓展合作通道、巩固桥梁纽带。《侨兴海宴》的出版是保护侨乡精神的标志性成果,彰显了暨南大学作为“华侨最高学府”传承华侨文脉的文化使命和历史责任感,而校地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的启动,必将有力推动学院立足侨乡沃土,服务国家需求,迈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新发展。

鞠海龙院长致辞

中共台山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白云盛赞《侨兴海宴》这本书的文化和历史价值,认为它承载着海宴华侨农场历史变迁、凝结着万千海外乡亲深沉情感的珍贵史册。《侨兴海宴》的面世,通过一位位亲历者的口述,为我们展现了属于那个时代的历史影像,是台山归侨文化最真实、最动人、最有温度的“时光胶囊”。她指出,台山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亲历了华侨华人远渡重洋、心系桑梓的完整图景。这份共同的历史根源和文化渊源,让我们与暨南大学在传承与弘扬华侨文化上,心意相通,志同道合。当前,台山在上级单位的坚强领导和支持下,正以更加积极开放、包容自信的姿态,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面向世界展开怀抱,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侨乡+侨校联动发展模式走深走实。

李白云常委致辞

二、校地签约:共建实践基地赋能侨乡振兴

在活动过程中,与会代表一起观看了《从世界归来 从故乡出发——台山海宴华侨农场发展历程》视频成果。之后,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党委书记朱政辉与台山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白云共同签署《暨南大学与台山市委统战部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协议》。该基地将依托台山“侨乡”历史文化资源与暨南大学“侨校”学术智力优势,未来将在侨史研究、文化传播、人才培养、乡村振兴等领域深化合作,打造校地合作典范。

签约仪式

在签署仪式后,广东省文旅厅工会主席徐健,中共台山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白云,台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台山市侨务局局长伍小霞,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理事长方光明,暨南大学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李晓霞和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侨乡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刘义强等共同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揭牌。

揭牌仪式

三、多方合力:凝聚侨务发展新动能

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理事长方光明介绍了建设全国首家归侨文化博物馆的历程和现状,并宣读了致旅港台山陈氏家族联合会感谢信,赞扬旅港台山陈氏家族联合会作为历史悠久,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国爱港爱乡的社团,长期以来为香港和家乡的繁荣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表达了对其赞助支持《侨兴海宴:广东台山海宴华侨农场口述历史》编辑出版的谢意。

方光明理事长发言

《侨兴海宴》负责人、暨南大学侨乡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刘义强教授介绍,新书的发布是响应国家统战工作要求以及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未来将继续探索口述历史研究在学术研究、侨乡文化传承和助力地方农文旅发展等领域的多元价值。

刘义强教授介绍项目成果

在研讨环节中,归侨代表关福乾、曹国秀、方光明生动讲述了海宴华侨农场的沧桑巨变、个人家庭的发展变迁以及他们自己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心念乡梓,回馈农场发展的心路历程。相关领域研究专家徐健、陈明信、潮龙起、张云等则从文旅发展、博物馆事业发展、华侨华人和华侨农场历史资料研究以及国际关系和田野政治学的结合等不同视角解读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历史研究和侨乡精神研究的时代价值和学术意义。

徐健主席发言

归侨代表关福乾发言

归侨代表曹国秀发言

陈明信馆长发言

潮龙起教授发言

张云教授发言

本次活动圆满顺利举行,与会领导、专家学者与嘉宾一致认为,《侨兴海宴:广东台山海宴华侨农场口述历史》一书的出版与暨南大学-台山校地合作基地的建立,是服务国家大统战格局、赋能侨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我们以此为起点,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厚植共同的文化精神和历史渊源,深化与全球6500万华侨华人的紧密联结,将成为汇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量的不竭动力。活动在“凝聚侨心、汇聚侨力、深入发掘华侨资源和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共识中圆满落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