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运启程,共筑文明出行风景线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4 10:2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7-04 10: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七月热浪滚滚,又到一年暑运时。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53亿人次,同比增长5.8%,日均发送旅客1537万人次。

如何在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中保障出行顺畅、营造文明和谐的出行环境,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明出行,不仅是个人素养的体现,更是保障暑运平稳有序的关键因素,唯有铁路部门与全体旅客双向奔赴,才能共同绘就暑运出行的美好画卷。

文明引导,搭建出行“文明阶梯”。文明是旅途最美的风景,车厢内大声喧哗、霸座占座、随意丢弃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不仅破坏他人出行体验,还可能破坏公共秩序。因此,加强文明引导显得尤为重要。铁路部门创新举措,成都铁路部门在列车招募“列车文明引导员”,大力宣传文明乘车理念,同时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及时监督;成都东站在候车室开展文明出行宣传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倡导旅客文明出行。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文明引导举措,营造出浓厚的文明氛围,让文明乘车蔚然成风。

互助礼让,汇聚旅途温暖力量。车厢是临时组成的“小社会”,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群体需要更多关照,一个主动帮忙抬行李的善举,一次充满善意的轻声交谈,都能为漫长的旅途增添一抹温暖。今年暑运,各地车站纷纷设立“爱心通道”,组织志愿者开展贴心服务。志愿者们热情地为旅客指引方向、解答疑问,帮助特殊群体顺利乘车。而旅客们自发的文明行为与车站的服务举措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旅途虽短,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关怀,却能跨越千里,成为暑运中最动人的风景。

科技人文,铺就出行“品质之路”。“静音车厢”“爱心服务”“轻装行”等一系列便民举措的推出,为文明出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再好的措施,也需要与文明素质相辅相成。真正的文明,在于懂得“共享”二字,你的“舒适圈”,不该成为他人的困扰源。轻声交流是对他人休息的尊重,爱护车厢设施是对公共环境的维护,带走随身垃圾是对工作人员的体谅。这些点滴行为都是文明的生动体现。只有每一位旅客将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打造出舒适、便捷、文明的高品质出行体验。

暑运是观察社会文明的放大镜。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不仅需要铁路部门的硬件升级,更需要每位旅客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其中。希望我们都能以文明为舟,以善意作桨,共同描绘出一幅和谐美好的暑运出行画卷。(余林青、雷灵娟)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