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厦高铁乘风而来,速写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图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4 10:2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7-04 10: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随着列车从重庆东站缓缓驶出,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正式开通运营,重庆主城区至黔江区的列车运行最快时间将从现在的4小时缩短至1小时内。

铁龙呼啸破烟霞,万里须臾到海涯。当时速350公里的列车乘风飞驰,以雷霆之势贯穿武陵山区,这句“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的苦涩民谣自此成为历史,沿线人民也将在渝厦高铁的带动下步入“黔途坦荡”的未来,一幅区域繁荣发展的新蓝图正在钢铁动脉的牵引中徐徐展开。

从闭塞走向通达,渝厦高铁重塑区域时空格局。长期以来,武陵山脉的层峦叠嶂挡住了渝东南人民迈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一度成为高铁时代的“遗忘角”。尽管黔江与重庆主城区直线距离不足200公里,但群山的阻隔让两地通勤需耗费整整6小时。如今,随着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开通运营,7座新车站的正式启用,这片横跨渝鄂湘三省交界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首次接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络,填补了武陵山区没有高铁的空白,原本6小时的车程被大幅压缩至1小时,一举跃升为联动成渝经济圈与长株潭城市群的战略支点,开启渝东南加速发展的新篇章。

“快旅慢游”的春风,随渝厦高铁拂入生活日常。当一列列银白色铁龙承载着旅客满心欢喜的期待在锦绣山河间飞驰,重庆至酉阳车程的颠覆性变革,催生了周末“快旅慢游”的新业态,让“朝赏洪崖洞灯火,午游酉阳桃花源”成为触手可及的日常。在免票政策的加持下,一波又一波游客将涌入5A级桃花源景区及龚滩古镇等3个4A景区,武隆喀斯特、濯水风雨廊桥等“养在深闺”的景点,将在高铁的联动下首次融入全国旅游大市场,助推当地旅游业迎来广阔发展的新图景。

乡村振兴新密钥,铁动脉解锁兴旺发达密码。随着高铁驶过桑田沃野,轨道两侧的发展将加速剧变。美味的“黔江鸡杂”预制菜将搭上高铁快车走入千家万户,精美的彭水苗绣将借助“高铁+非遗”组合产品走向国际市场,黔江猕猴桃、石柱黄连等特色农产品也将搭乘冷链运输网络运往四面八方,曾经的封闭山乡摇身一变成为高铁沿线的优质菜篮,这条穿越喀斯特地貌的钢铁动脉,终将带动沿线人民以“资源互补、产业联动”的优势,奔向兴旺发达的美好明天。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实践告诉我们,交通变迁一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最贴切的注脚。从“地无三尺平”到“黔途似锦”,渝厦高铁冲破的不仅是地理上的屏障,更是发展的壁垒。随着轨道向前延伸,渝厦高铁必将以更加铿锵的铁律奏响城乡共富、区域协同的时代强音。 (文/王露露 宋顺治)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