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丁志银:编织钢铁成“焊将”

爱岗敬业︱丁志银:编织钢铁成“焊将”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3 15: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手持焊枪,焊花星火如烟花般在他身边绚烂绽放。在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动力车间轰鸣的机器声中,总能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穿梭于管道与设备之间,用焊枪作笔,以钢铁为卷,在飞溅的焊花中书写着爱岗敬业,他就是机械修理班修理工丁志银。

正在焊接管道的丁志银

2024年盛夏检修季,车间φ529的制冷机冷却水管突发渗漏。任务存在短时间、高气温、大焊量等问题,大家都觉得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突然有一个人站出来说道:“让我来试试吧”。大家转头一看,原来是丁志银。

只见老丁左手持面罩,右手执焊枪,在三十多摄氏度的动力站房内,保持半蹲姿势近6个小时进行电焊操作。当最后一簇焊花熄灭时,老丁摘下面罩,此时他的头发已经完全湿透,豆大的汗珠顺着脸上的皱纹一滴滴滚落,不过,他成功维修了车间设备,保障了生产的正常运行。

正在检查设备状态的丁志银

2023年,在打叶复烤冷凝水回收间输水泵故障的抢修现场,当年轻修理工对水泵不上水的故障争论不休时,老丁却默默拿着手电筒,一寸寸摸排管道,布满老茧的手指突然停在水泵前端的一个外壳上,“问题应该在这里!”老丁用手指敲了敲。果然不出老丁所料,最终在不起眼的水泵前端过滤器中发现堵塞的滤网。拆卸、清洗、安装、调试、重启,动作行云流水,水泵终于运行正常。“故障往往藏在细节里。”他总是这样提醒班上的年轻修理工。

“别看他快退休了,脑子比谁都灵活!”提起老丁的发明,班组无人不竖起大拇指。

老丁在焊接管道

他不会撰写专利,但他制作的工具却常常出现在班组的日常工作中,因此他也有了几张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他制作的法兰对正工具,让两人协作都困难的工作变成单人操作;一种折板工具,不仅提高了班组职工的折板质量,也大大地提高了班组职工的折板效率;一种管材划线工具,实现了圆柱管材的迅速划线,既提高了画线的准确性、美观性和效率,也提高了后续切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一种空压机中、后冷却器拆装辅助装置,不仅有效提高了空压机中、后冷却器的拆装用时,而且还提高了中、后冷却器的装配质量。类似这样的小发明、小工具在老丁那里还有很多。

进行焊工作业

地下综合管廊的冷凝水管道出现渗漏,他带着班组的另一名年轻焊工钻进狭窄的管道中间进行作业。寒冷的冬季,车间蒸汽锅炉进水管出现渗漏,老丁利用周末对管道渗漏处进行抢修。类似的事情在老丁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不胜枚举。

当夕阳为车间镀上金边,老丁仍在打磨新的工装夹具。焊枪的温度会冷却,但这位老匠人用三十载淬炼的匠心,在车间接力传承中燃成永恒的火种。

图片由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 郭文斌 宋伟授权提供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