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条款字缝里揪出风险线头,为采购链条装上智能锁扣。孙晓影,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昭通卷烟厂法律事务科法律事务员,6年时间里,这位“织网人”以合同条款为经纬、以采购流程为织梭,以专业技能为针脚,编织着守护工厂的合规巨网。
孙晓影在工作中
条款砺剑:字句间筑牢风控壁垒
孙晓影的工作日志里,密密麻麻地记录着风险攻防的战场:某合同中,发现验收标准及要求不明确,易引发履约风险;某维修项目中,评分办法的设置与项目实际不符合,存在法律风险......
“法律工作没有捷径,唯有对每个条款负责”是孙晓影常挂在嘴边的话。针对合同中的每一个条款、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她会反复斟酌,谨慎使用,避免引发歧义。同事戏称:“经晓影审过的合同,连标点符号都带着‘安全系数’。”
孙晓影与同事讨论WBS方案
流程执盾:运转中深植合规基因
2024年底,随着采购领域新旧制度交替、新采购管理系统变更上线,工厂采购人员面临衔接盲区和适应难题。如何确保新制度在工厂落地,并帮助采购人员快速适应新系统运行,成为孙晓影亟待攻克的关键“壁垒”。
为破解困局,她先“吃透文件”,通过仔细研读,深度解构采购实施的每个环节,再将文件转化为采购人员看得懂、想得通的大白话;多次组织内外部门同事开展交流研讨,广泛听取不同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思路,并以公开招标为示范,形成《项目管理全流程工作分解结构(WBS)》初稿。
初稿阶段,孙晓影不断在新系统中进行项目运行测试,验证WBS的实操性与可行性,并实时收集流程运行数据。历经130余天的持续打磨,形成WBS终稿,包含项目实施流程与采购管理系统运行两个部分,涵盖14个一级流程,63个二级流程,120余项管理要求,为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精准指导。
孙晓影为来访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匠心铸魂:日常里践行法治信仰
车间里,张师傅满脸笑意地拍着孙晓影的肩膀:“晓影,上次那笔定金的事儿总算是尘埃落定了!多亏你帮忙,让我这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原来,张师傅此前打算出售自己的房屋,买房人看房后十分满意,当场就交了定金。可谁能想到,没过几天,对方突然反悔,不仅单方面提出解约,还要求退还定金。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张师傅一时慌了神,只能向懂法的孙晓影求助。孙晓影得知此事后,认真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和判例,仔细研究定金条款。同时,还协助张师傅搜集整理聊天记录、定金收据等各类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最终,在她的不懈努力之下,张师傅的合法权益得以维护,成功保住了这笔定金。
在法治宣传的道路上,她始终坚守初心,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不懈努力,为工厂和员工筑起一道道坚实的法律防线,让法治之光点亮工厂的每一个角落。一分汗水,一分收获,2024年,她获得了“红塔集团‘八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孙晓影在指导同事工作
薪火传炬:微光处照亮同行之路
“晓影姐,审核维修类项目的招标文件,需要特别注意什么呀?”
“晓影姐,这个项目质保期的条款要如何描述,既能合法合规,又能满足项目需求?”
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作为行家里手的孙晓影总是不吝分享,耐心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复杂的法律问题解释得明明白白。
从战战兢兢的职场新人到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孙晓影用6年光阴诠释着国企法律人的坚守。但她的脚步从未停歇:考取初级会计师与中级经济师、成为工厂创新改进达人......
在她看来,真正的骨干不仅要成为“业务专家”,更要成为“价值创造者”。那些被反复推敲的条款、被优化重塑的流程、接受普法帮助的后辈,都是她献给工厂法治建设最深情的注脚。
图片由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昭通卷烟厂 杨世巧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