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菜篮子”!南昌海吉星打造农产品流通新标杆

来源:央广网    2025-07-03 15:01
来源: 央广网
2025-07-03 15: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凌晨2点,是占地近600亩的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以下简称“南昌海吉星”)一天最繁忙的时候。作为江西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枢纽,这里日均农产品吞吐量超15000吨,不仅保障了南昌80%的农产品供应,更将辐射范围扩展至福建、安徽、湖南等周边省份。

这一繁荣景象的背后,是创新驱动的市场化运营机制。“我们将深圳特区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先进经验成功移植至江西。”南昌海吉星董事长林惠雄介绍道。通过“电子追溯系统”与“深农聚合支付系统”的深度应用,实现了从交易到物流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目前市场“菜篮子”产品电子备案率已达100%。

安全守护:全链条监管筑防线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作为江西省农产品流通的核心枢纽,南昌海吉星在稳价保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构建全国保供网络,实现了跨区域市场联动。特别是在春节、中秋等消费旺季,能够快速调配外地农产品入赣,确保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林惠雄强调:“保障农产品供应是我们的首要使命。通过实时市场监测、智能库存管理等手段,我们建立起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同时,与政府部门的紧密合作,为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食品安全管控方面,南昌海吉星建立了严密的防御体系。引进国际认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来自深圳F.Q.T的先进检测设备,执行严格的日常抽检制度。完善的追溯系统确保每批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市场还联合监管部门对不合格产品“零容忍”,一旦查出即刻销毁。

“我们实现了入场农产品100%品类覆盖检测。”南昌海吉星安委办副主任林佳昕介绍,“同时,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消费者扫码即可获取完整的生产流通信息,真正实现透明消费。”

数字助农:直播带货创新路 农货出圈热销全国

在南昌海吉星的直播间里,一场2小时的专场直播创下了果蔬产品订单破万的佳绩。推荐官刘丹手持一盒包装精美的水果向观众演示:“扫描这个溯源码,从种植土壤到包装车间的全流程信息一目了然。”这种透明化的展示方式,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赣南脐橙种植户张建国轻触手机屏幕,500箱新鲜采摘的脐橙瞬间完成扫码入库。他指着“南深农智慧园”系统上详细的施肥记录说:“客户扫码就能看到我们全程有机种植的每一个环节。”

当南昌海吉星直播团队向镜头展示鄱阳湖土生藜蒿时,年轻的运营团队运用微距镜头捕捉藜蒿的鲜嫩质感,配合“鄱阳湖的草,南昌人的宝”的走心文案,一条短视频意外斩获20.8万次播放。这生动诠释了南昌海吉星的数字营销理念:农产品营销贵在真诚,真实故事最具感染力。

“我们保持着每天4小时、年均448场的直播强度。”项目负责人刘丹的电脑屏幕上,一份标注着不同颜色区块的直播排期表格外醒目。这支“走播”团队每天清晨就开始穿梭于各个档口,用专业的镜头语言为商户们免费推广优质农产品。

线上销售的亮眼表现,得益于“南昌海吉星”官方抖音账号和“赣智惠农”品牌矩阵的强势赋能。这种创新模式已在市场内全面推广,带动更多商户加入数字化营销行列。

2024年数据显示,市场蔬菜交易量同比增长9.37%,水果增长17.12%,单日来货峰值达17399吨。“西果记”品牌负责人李涛特意送来感谢。更值得关注的是电商渠道的突破——单日2777笔订单的成绩,标志着“农批市场+电商”新通路已初步跑通。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赋能。”林惠雄表示,“我们将持续发挥平台优势,推动优质农产品高效流通,助力农民增收致富。”通过产地直采、产销对接等创新模式,南昌海吉星正在书写江西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刘斌 黄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