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深河乡:无人机飞防为千亩烟田披上“科技防护甲”

竹山县深河乡:无人机飞防为千亩烟田披上“科技防护甲”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3 13:2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6月4日,竹山县深河乡的千亩烟田铺展成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海。然而,与往年此时田间地头人声鼎沸、药雾弥漫的景象截然不同,今年的烟田上空,是一架灵巧的无人机正沿着预设航线平稳飞行,旋翼搅动起微凉气流,细密如雾的药液均匀洒落,仿佛为每一株烟叶披上一层晶莹剔透的“科技防护甲”。一场静悄悄却又高效彻底的飞防“战役”,正在这片孕育着金色希望的土地上全面展开。

“老把式”的酸楚记忆:一桶药水,一座山,一身疲惫

清晨天边刚泛白,烟农李善兵(李师傅)习惯性走到自家烟地。看着眼前这片承载着一家生计的“绿金子”,他的思绪不由得飘回往年这个忙碌的时节。“那个时候,真是遭罪啊!”,他指着田埂上那个早已蒙尘的喷雾器说道:“就这家伙,装满药水怕有四十斤!天不亮就背上它,一人一天,拼死拼活也就打上30来亩顶天了。”最让他刻苦铭心的是盛夏的午后,烈日炙烤大地,汗水像小溪一样往下淌,药味更是熏得人头晕眼花。那药桶压在背上,肩膀磨得红肿破皮,像火伤一样疼。李师傅的眼神望向远方,仿佛又看到了那个曾经在烈日下蹒跚前进,被药桶压弯腰的自己。高温下的艰辛劳作、防不胜防的中暑风险,还有那弥漫不散的刺鼻药味,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这体力活,请人还不好找,年轻人谁愿意干这个?愁云笼罩着他的眉头,病虫害防治的黄金期就那么几天,耽误不起,这成了他每年最揪心的事。

图为无人机植保现场

“无人机”的震撼登场:效率飞跃,精准如绣,一身轻松

今年,当站上技术员带来无人机飞防的消息时,李师傅起初是抱着紧张和怀疑的态度的。“这天上飞的,能比上咱们一株株,一片叶喷的吗?别是花架子吧。”然而,当飞防服务队如约而至,作业现场的情景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只见专业飞手操纵遥控屏幕通过GPS定位与智能巡航规划,一架线条流畅的无人机轻盈升空,在烟田上空稳定高度悬停。伴随着轻微的嗡鸣声,它沿着规划好的航线匀速飞行,机腹下喷出的药液被超细雾化,形成一片均匀的白色雾幕,精准地笼罩着下方的烟株。强大的下压风场,让雾滴如同长了眼睛般,轻松穿透茂密的烟叶层,直达中下部叶片背面。李师傅紧盯无人机的轨迹,忍不住连连惊叹。短短几十分钟,十几亩烟田就完成了飞防。飞手告诉他,一架无人机一天轻松作业300亩以上,效率是人工的十倍不止!更让李师傅折服的是无人机施药的“精准”。“你看这雾,多细!像毛毛雨一样均匀洒在叶面上,叶子背面都挂上水珠了。不像我们人工打,力道控制不好,有的地方药水成溜往下淌,白白浪费药还伤苗;有的背阴角落又喷不到” 。李师傅蹲下身,仔细翻看刚喷过的烟叶,叶面均匀附着细密的水珠,叶片背面也湿润到位,这正是防治烟青虫、蚜虫、等病虫害最理想的状态。技术员补充道:“通过GPS定位和智能航线控制,误差极小。而且雾滴细,附着力强,用药量反而能比传统方式节省。”李师傅听得频频点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笑容,心里那沉甸甸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图为无人机植保现场

智慧农业点亮振兴路:成本下降,品质提升,希望升腾

无人机打药,不仅省了力气,它带来的好处是全方面的。人工成本是大头,现在飞防服务费平均一亩比请人打药的成本低不少。关键是快!能在病虫害露头的最佳窗口期迅速扑灭,大大减少了损失。此次深河乡千亩烟区全面采用无人机飞防,是深河乡推动烟叶产业转型升级、拥抱智慧农业的关键一步。它有效破解了传统植保的“用工难、效率低、风险高”的瓶颈。“这无人机,真是咱们烟农的及时雨啊!”感慨道出了众多烟农的心声。他掏出手机拍下无人机在自家烟田上空作业的视频,迫不及待的分享给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看看现在种烟也是用上高科技了!”话语中充满了自豪与对未来的憧憬。

小小无人机,承载着深河乡产业振兴的新希望。科技翅膀的注入,正让深河乡的千亩烟田焕发出更蓬勃的生机,也为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描绘出智慧新图景。(图片由刘平、甘孝兵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