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7月2日电(记者 王卓琼)6月26日,瑞思教育主办的城市RISE大会北京站以 “从教育创新到产业升级:北京的创造与内卷”为主题,共同从产业创新、教育创新和教育实践这三个角度探讨当产业升级的浪潮席卷而来,教育如何为未来人才铺路?
产业升级需实现 “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在AI时代尤其如此,人工智能极大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就业结构调整。 WTO知名专家,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会长张汉林在活动发言中提到:AI时代对于人才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衡量标准正在逐步国际化、人才技能趋向多学科整合、人才素养要求问题解决与创新等底层素养。他坚定地认为,跨文化传播、国际化视野以及文化适应性,是面对下一个10年全球化的必备能力,其中优秀的语言能力不可或缺。
瑞思教育联合艾瑞咨询发布的《2025年少儿综合能力培养报告》中指出,AI技术应用会放大人才核心素质的竞争价值,综合能力培养正在成为贯穿一个人成长的长期课题。
面对国际竞争与科技封锁,中国教育需立足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国家战略。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表示:“建设教育强国不是办更多大学,而是让教育扎根中国大地——为拔尖创新人才开辟通道,为产业需求输送应用型人才,让每个孩子学会解决真实问题。”
这一理念与瑞思教育“三级能力火箭”里六大核心能力(阅读、写作、思考、沟通、合作、问题解决)培养目标深度契合。他在演讲的最后,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终结“教育功利化”误区。
产业的发展与教育的创新,构成了一个城市活力的原动力。这其中也离不开教育从业者的努力。瑞思教育董事长&CEO王励弘表示随着AI时代的到来,未来教育必将面临几重激荡:教育模式升级,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跃迁,由原来的被动式学习升级为主动探索式学习;教育评价必向多元综合测评转变,围绕孩子综合能力培养,未来将逐步构建更全面、更科学的综合培养效果测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