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模式重大突破 雄安科创中心项目应用建筑外立面远距离激光扫描技术

检测模式重大突破 雄安科创中心项目应用建筑外立面远距离激光扫描技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6-30 14: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6月,中铁一局雄安科创中心项目创新性将天宝SX-10三维激光扫描仪技术,应用在建筑外立面的远距离激光扫描上,显著优化了项目的检测模式。

以高精度检测,筑牢安全保障防线

传统建筑外立面检测多采用人工登高作业的方式,如利用吊篮等设备,技术人员在高空作业时,时刻面临坠落事故的高风险隐患。中铁一局雄安科创中心项目引入的天宝SX-10三维激光扫描仪技术,以其每秒可测高达26600个点的高精度数据、0.5″的测角精度以及0.5″的自动水准补偿器精度,让技术人员无需再进行高风险的吊篮高空作业,只需在地面或低空环境下即可完成检测任务,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以数字化转型,驱动工程质量升级

远距离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建筑外立面检测从传统人工定性判断向数字化定量分析的转变。传统检测模式下,检测结果易受技术人员个人经验、个体差异及主观因素影响,准确性与一致性难以保证。数字化定量分析通过精确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实现了工程质量的精细化管控,显著提升了工程质量的可控性。

这些精准的数据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推动了建筑检测从“经验判断”向“数据驱动”的转型,为建筑的后续维护、修缮及发展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以非接触式检测,提升病害识别效能

建筑外立面三维扫描技术开创了非接触式检测的新模式。该技术利用专业仪器设备,可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大面积建筑外立面的数据采集工作,无需人员近距离接触建筑,进一步降低了施工风险。

配合先进的自动化数据分析软件,该技术能够迅速且精准地识别外立面存在的裂缝、剥落、变形等各类病害,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动态更新的基础数据,有效提高了病害识别的效率,确保了建筑外立面的质量与安全。

中铁一局雄安科创中心项目远距离激光扫描技术的成功应用,是项目检测模式的一次重要突破,为项目带来了高效、精准、安全的检测优势,有效提升了项目检测质量和施工安全水平,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未来,中铁一局二公司将继续总结雄安科创中心项目的经验,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建筑外立面远距离激光扫描技术,推动建筑外立面检测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安全化的方向发展,为我国建筑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图片由赖国强、付卓颖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