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建设成果

5月28日,中国石油正式发布昆仑大模型,该模型参数规模达到3000亿,标志着中国石油在人工智能领域又迈出关键一步,全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

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建设成果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28 15:1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5月28日电(记者 郑欣)5月28日,中国石油正式发布昆仑大模型,该模型参数规模达到3000亿,标志着中国石油在人工智能领域又迈出关键一步,全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

据相关介绍,昆仑大模型旨在提升油气勘探、生产优化及智能决策等领域的能力,结合行业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为能源行业提供更高效解决方案。

石油石化行业作为国家能源领域的重要支柱,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带来的油价波动,勘探开发难度加大,成本持续攀升,安全、环保和节能的压力与日俱增,严重制约行业的发展,亟需借助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解决能源化工行业各环节问题,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中国石油发布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成果 常正乐摄

中国石油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化工企业之一,积极抢占创新发展新赛道,把“数智石油”作为公司五大战略举措之一,布局实施“信息化补强、数字化赋能、智能化发展”三大工程,深入推进以昆仑大模型为核心的“人工智能+”行动,把昆仑大模型建设与应用作为智能化发展的核心任务,推动 “传统产业+AI”、“AI+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打造规模化应用生态。

与2024年11月28日发布的版本相比,在行业大模型方面,语言大模型参数从700亿升级到3000亿、视觉大模型参数从3亿升级到44亿、多模态大模型参数从160亿升级到800亿;在专业大模型方面,持续迭代勘探全领域专业大模型、创新研发炼化时序专业大模型,完善问数、代码、物资采购、安全生产等专业大模型;在场景大模型方面,利用大模型微调和检索增强生成技术,重点攻关碳酸盐岩走滑断裂识别等关键领域。

在油气生产领域,中国石油聚焦非常规油气储层改造,依托昆仑大模型底座,首创“三维地质品质+钻井机械比能”多元数据甜点判识方法,融合智能算法,将传统测井数据单维的判识提升为 “钻、录、测”三维的数据综合判识,识别范围由传统的分米级“一孔之见”提升至百米级油藏视角。同时,充分发挥预测大模型的高维特征捕捉与非线性关系分析的能力,构建了段簇优化场景模型,射孔精度由米级提升至分米级,为油气藏甜点的精准动用奠定基础。通过构建砂堵风险分级预警场景大模型,快速匹配砂堵案例知识库,实现分钟级预警,砂堵实际发生率由3%下降至1%,为智能化压裂提速提效提供技术保障。

AI中台是中国石油人工智能建设管理的中枢,也是统一技术架构、统筹资源管理、有序开展建设的重要抓手。

下一步,中国石油将全面落实“数智石油”战略举措,深度拥抱人工智能,加大资源投入力度,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在“年轻的事业”中展示才华、大显身手。全力攻坚能源化工行业大模型,着力构建更多高质量行业数据集,持续研发高价值应用场景,努力打造综合智能体,加快营造开放共享的数智生态,为数字中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邵冰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