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文旅 沉浸式夜游项目《今上岳阳楼》带你穿越千年

科技赋能文旅 沉浸式夜游项目《今上岳阳楼》带你穿越千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26 19:0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5月26日岳阳讯 5月25日,岳阳楼景区星光熠熠,在洞庭波光与璀璨光影的交相映衬下,千年岳阳楼焕发绚烂生机。晚九时许,“巴陵胜状”匾额下,岳阳楼景区大门徐徐打开,沉浸式走读诗境剧场《今上岳阳楼》惊艳亮相。

《今上岳阳楼》由中共岳阳市委宣传部指导,湖南旅游集团、岳阳市城投集团、湖南省演艺文化传播公司联合出品。作品以《岳阳楼记》为文化源点,是重构“忧乐精神”的当代表达。

不同于传统剧目,《今上岳阳楼》别出心裁地通过抽屉式剧本和章回体叙事构建了两条不同的观演动线,精心编织“4大剧场+3大诗境”梦幻矩阵,将岳阳楼景区打造成360度包裹式5D沉浸式诗画宇宙。

在《今上岳阳楼》的行浸式观演中,没有游客,只有庆历年间的“同路人”。在南门“读者剧场”进入故事情绪,化身范仲淹的“书童”或滕子京的“好友”,开启穿越之旅;在双公祠“两地求记剧场”见证双公“修楼求记”的时代对话;在七星碑廊“把酒临风剧场”同范公一道与先贤古人“同席”,捕捉《岳阳楼记》的写作灵感;在主楼“吾谁与归剧场”俯瞰洞庭烟波,共鸣“忧乐天下”的精神气象。

赴文会宴、遇文人雅士、论乾坤古今……在行浸式的叙事体验中,走进《今上岳阳楼》,即与历史人物心路同行,发现自己心中独一无二的“岳阳楼”。

据介绍,在作品创制中,《今上岳阳楼》遵循岳阳楼景区已有的园林基础与物理空间上“借景还境”的原则,利用数字艺术进行有机改造。投入近200台先进投影设备,运用多层次叠影投息技术、3D Mapping、多终端数控系统、裸眼全息影像与无线数控装置等前沿科技,构建出一个虚实交融、可游可赏的动态空间。在科技的加持下,岳阳楼千年积淀的“忧乐精神”突破时空限制,以生动的数字语言触达年轻群体,从静态文化符号向动态文化体验跃迁,让传统文化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语境中焕发新生。

走进光影交织的《今上岳阳楼》,即穿越回北宋庆历年间,灯案案几、红墙青瓦,到水榭亭台、墨卷灯光,随处既具文人意趣、又富观演沉浸的夜游环境。在“宴+演+秀”跨形态融合下,舞台边界模糊,故事的发生延伸至观众所处的每一个角落,真正实现人与历史、空间、文化的三重互动。

项目总承制方湖南省演艺集团《今上岳阳楼》制片人任帅介绍,《今上岳阳楼》自去年9月起启动项目策划,到今年3月入园开始实景建设,从创意策划方案拟定到园林景观配套工程设计,从舞台基建施工到光影设备安装调试,,从演艺数字内容创制到服化道置景,“历经270多个日夜的打磨、20余支团队协同共进,多轮内容、视觉、技术、运营等多层面的专业联测,才有了《今上岳阳楼》的璀璨呈现。”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朱友芳丨赵萱)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