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奥运精神、传承昌平骑行文化,推动体育与文旅农商经济融合发展,“2025 北京・昌平环十三陵骑行文化季” 5 月 25 日在北京市昌平区杨桂林骑行驿站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人民政府、北京昌平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以“探秘十三陵 品味明文化”为主题,旨在融合“骑行探索+明文化体验+四季助农”多元场景、打造兼具历史底蕴与时代活力的体育旅游品牌。
本次文化季的骑游活动将从5月持续至10月,以明十三陵历史文化地标为脉络,结合5月樱桃、7月大桃、10月苹果丰收季为亮点设计三条骑游路线,满足不同水平骑手需求:35 公里的全龄友好线从主会场出发,途经十三陵水库大坝、定陵、长陵等核心景点,累计爬升 274 米,适合家庭及新手感受明文化与山水风光;55.4 公里的进阶探索线深入环陵路,穿越献陵、庆陵、裕陵,累计爬升 674 米,适合具有一定骑行基础的骑手挑战自我;62.1公里的硬核挑战线途经十三陵水库大坝及景区,累计爬升 1244 米,向骑手的耐力发起终极挑战。
上午10点30分,随着参加启动仪式的各位领导嘉宾共同鸣笛发令,9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骑行爱好者从杨桂林骑行驿站出发、浩浩荡荡向着明十三陵进发——一场热闹非常的骑游活动正式拉开大幕。除了现场的骑游,本次活动还有高达8000人次骑游爱好者参与了线上骑行,形成线下“主会场”和线上“云会场”交相辉映的骑行场景,共同呈现出了一场“车轮上”的体育+文化+旅游盛宴。
环十三陵骑行文化季首站活动除了骑游,还有Gravel公路越野赛、家庭趣味赛、航模飞行体验、世界机器人VWX竞赛实战和儿童体能障碍活动,每个分场地也都格外热闹,处处洋溢着家长和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为丰富参赛选手体验,本次活动设置了“骑游护照、定向打卡”环节,参与者在核心景点打卡盖章后可领取完赛奖牌;在明文化体验方面,主会场举办了明文化主题市集,通过展示售卖与明文化相关的手工艺品、特色小吃,提供古装租赁服务,让参与者体验穿越回明朝的乐趣;在助农实践中,活动联合中国邮政发起共同助农活动,通过骑手参与带动流量曝光,再以流量赋能农产品销售,实现“车轮带流量、流量促增收”。
十三陵镇副镇长马瑞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十三陵镇依托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环陵路“中国十大骑行线路”等自然人文优势,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体育+文化+旅游+农业”深度融合发展。这是十三陵镇连续第三年举办环十三陵骑行文化季活动,今年活动再次进行了创新,呈现出“农文旅体融合”模式和“明文化沉浸体验”两大亮点。三年来,骑行文化季成效明显:首先是体育产业实现提质,建成了骑行驿站,完善了专业服务体系;其次是文化IP进一步凸显,通过明文化体验活化历史资源,带动了文旅消费;三是旅游经济增效明显,年均吸引数千名京津冀骑行爱好者,形成“骑行-消费-助农”闭环效应;四是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媒体关注增加,加速了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昌平文旅集团昌品文化体育负责人方梦玲介绍说,昌平区正在建设“北京骑行示范区”,规划打造了“一横四纵”骑行道网络,昌平文旅近年来积极参与其中承办国际级赛事、大力培育本土赛事IP,积极响应国家“文旅农商体融合”政策,将体育赋能作为文旅产业升级的新引擎,通过品牌赛事打造和基础设施提升等举措,以实现“以体育赛事引流、以文旅场景留客”,打造“文旅+体育”融合生态圈,全面助力昌平建设 “骑行友好城市”。
昌平区体育局副局长张宝利告诉记者:“昌平区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发展,近年来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体育赛事活动不断升级,区政府提出了‘天天有健身、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季季有高潮、年年有创新’的发展目标,2025年还将举办一系列高等级体育赛事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环十三陵骑行文化季从2024年就升级成了系列赛事,持续数月时间,备受欢迎。通过举行一系列的自行车活动,进一步宣传了以明十三陵为代表的昌平区文旅资源,对外宣传了昌平区自行车道路友好举措,目前昌平已有‘环十三陵水库骑行’和‘绿氧益行 艺览昌平’两条骑行线路成功入选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2024中国骑行地图’,成为全国百条精品骑行线路。昌平区通过持续举办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正以体育为引擎,来驱动文旅、营商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