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5月25日电 5月23日,"车路云50人论坛·自动驾驶干线物流闭门研讨会"在清华大学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以下简称"西部智联")、中关村科技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卡尔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尔动力")协办。
本次研讨会汇聚来自7大领域,包括整车企业、自动驾驶公司、高速公路集团、ICT企业、金融机构、物流企业、应用试点城市,以及高校院所、行业机构等近70家单位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自动驾驶干线物流"这一细分领域场景,共同探索自动驾驶干线物流商业化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西部智联首席科学家李克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赵祥模,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汪水银,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工程研究所教授姚丹亚,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副主任袁宇,新疆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王成,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黄会奇,中交投资有限公司首席总监、副总经理田丽萍等出席会议。
西部智联总经理褚文博主持研讨会。他表示,车路云50人是西部智联打造的聚焦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的跨界融合新型智库,本次研讨会作为"车路云50人论坛"的系列活动之一,围绕"自动驾驶干线物流"核心场景,邀请不同领域的行业代表相聚于此,以期突破行业壁垒,促进跨界融合交流。
李克强谈到,智能汽车、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将重构产业链、价值链,切实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产品使用模式。当前的竞争态势,不仅仅是企业的竞争、区域的竞争,更是国家层面的竞争。公路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动脉,自动驾驶干线物流是其中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场景,可以推动公路运输真正意义上实现安全交通、绿色交通、高效交通。
赵祥模表示,干线物流承担着批量货物在长距离、大流向上的运输需求,具有庞大的市场规模,自动驾驶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必将很好地推动我国干线物流降本增效,进而有力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破解自动驾驶技术在干线物流中规模化应用的堵点、难点,如何协同各方构建"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的行业生态,亟需我们共同思考。
汪水银谈及,干线物流承担着全国超七成的货物运输量,自动驾驶干线物流是我国道路货运行业转型升级、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大幅降低道路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技术方向。针对当前存在的自动驾驶长尾效应无法克服、电动重卡充电技术存在瓶颈、道路运输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他提出未来的干线物流模式应该是"电动重卡+自动驾驶+换电+甩挂运输"。
卡尔动力CEO韦峻青在研讨会上进行《干线物流自动驾驶应用实践:自动驾驶车路云一体化货运新范式方案》分享。
韦峻青表示,卡尔动力聚焦自动驾驶干线物流,通过创新的L4级混合智能编队解决方案,即1辆配备驾驶员的领航车+多辆自动驾驶卡车组成车队,最多可节约83%人力成本及10%能源成本,并依托V2V的赋能,实现更高的可靠性及对场景更强的适应性。在鄂尔多斯市等地已成功打通短倒物流、中途物流、长途物流等公路货物运输场景,实现技术与商业的闭环。
目前卡尔动力已累计突破L4级自动驾驶编队运营里程2000万公里,L4级自动驾驶大宗商品运输2亿吨公里,成为行业内首家累积过亿安全验证里程的L4级自动驾驶卡车公司。充分印证了L4自动驾驶编队货运是车路云一体化商业突破的绝佳路径之一。
面对商业实践中存在的视野盲区、施工占道、道路结冰、信号灯遮挡、交通管制等诸多问题,卡尔动力积极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功能规划,搭建车车通信、车云联动、车路云协同的车路云一体化技术架构,实现超视距感知、红绿灯上车等功能实践。凭借车路云一体化的助力,为自动驾驶卡车无人化筑牢安全基石,提升安全和运输效率上限。
此外,挚途科技战略副总裁姜东胜、华为ICT新机会孵化部车路云总监吴玮、北京车网副总经理李峰等,也围绕各自企业在自动驾驶干线物流场景下的商业案例、测试应用、未来规划等展开分享。
西部智联副总经理王璐在研讨会现场发布《自动驾驶干线物流商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这是国内首个聚焦自动驾驶干线物流商用发展的研究成果,由西部智联联合清华大学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关村科技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主编,协同自动驾驶公司、整车制造商、高速公路集团、物流运营商、城市车网公司、ICT企业、金融投资机构等数十家产业生态企业共同参编。
王璐表示,报告研讨的核心问题是"商用",而商用展现在我们面前有4个问题:第一,多主体并存格局下,各方如何构建价值网络,驱动产业协同演进?第二,商用化进程中,影响自动驾驶干线物流的核心驱动因素是什么?第三,各关键要素呈现何种动态演进趋势,其动能和制约在哪里?第四,当前产业发展处于哪个阶段,面向下一阶段,如何实现惊险一跃?
基于对商用发展的深入思考及对产业演进的前瞻研判,车路云50人在报告中创新性提出自动驾驶干线物流"蝴蝶模型", 以产业协同为核心,从产品成熟度和运营成熟度两个维度,串联起支撑行业商用发展的各关键主体,并指出自动驾驶干线物流已进入蓄力突破的新阶段,技术成本、商业模式、市场、政策四大核心要素的发展步伐正逐步加快,加速商业化落地攻坚。
展望未来,王璐表示,希望多方的协同能够共同促进干线物流产业的发展,围绕核心痛点,形成四个行动倡议:第一,完善"蝴蝶模型"产业生态,探索新型投建运体系;第二,加速全域路权管理机制,打通跨区域运营动脉;第三,深化车路云协同创新,构建数据驱动体系;第四,构建新型监管范式,筑牢可持续发展根基。
研讨会最后,由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工程研究所教授姚丹亚担任主持,在场嘉宾开启最具思辨意义的产业对话环节。
在两个多小时的产业跨界思想激荡中,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带着各自的经验与见解,围绕自动驾驶干线物流商业化发展,深入探讨产业的机遇与挑战,挖掘潜在的合作可能性,为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固有边界被打破,创新张力迸发,一幅全方位的产业动态全景,一个全新的产业融合发展的未来,正在拉开帷幕!
(闫东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