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25日,由中国日报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主办,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海南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支持的“共建高水平最大自由贸易区——2025RCEP区域发展媒体智库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开幕式上以“合力共建高水平的RCEP”发表致辞演讲。
迟福林认为,在全球地缘政治与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经济贸易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以自由贸易为主线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不仅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且呈现出引领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良好势头。合力共建高水平的RCEP,是百年变局下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战略选择,将为区域与全球自由贸易注入强大生命力。
迟福林围绕“合力共建高水平的RCEP,为不确定性增大的全球经济注入重要确定性”“合力推进RCEP从‘最大自贸区’走向‘高水平自贸区’”“中国扩大自主开放与单边开放,成为共建高水平RCEP的重要推动力”三个方面阐述观点。
他表示,当前全球性自由贸易动能趋于减弱,区域性自由贸易成为推进开放合作的优先选项。合力共建高水平的RCEP,将为不确定性增大的全球经济注入重要确定性。
一方面,从RCEP生效实施的效果看,为区域内自由贸易注入了重要推动力。近两年,RCEP区域内出口货物中有45%以上流向成员国市场,较2020年提升近9个百分点;区域内的进口货物占比接近54%,较2020年提高12.1个百分点。一方面,发展仍是RCEP的核心利益,自由贸易仍是RCEP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21-2023年,RCEP成员国GDP年均增长3.5%,高出全球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占全球GDP的比重提升至31%。IMF预测,2025-2030年,RCEP区域的GDP将增长10.9万亿美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32%。
为此,迟福林建议,要以共建高水平RCEP以共建高水平RCEP引领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打造亚太经济增长新引擎,促进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他表示,与所谓“对等关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水平的RCEP是建立在市场与规则基础上的,它将带来本区域的包容、可持续增长。未来,一个更高水平、更大范围、更包容发展的RCEP,必将为全球经济注入重要确定性。
近几年,RCEP不断释放发展红利,奠定了共建高水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5月20日,中国与东盟十国全面完成自贸区3.0版谈判,为年内如期签署并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迈出关键一步。年内中日韩自贸谈判有可能实现新突破。
迟福林认为,RCEP从“最大自贸区”走向“高水平自贸区”,时机与条件都较为成熟。为此,要从实现区域内双边多边自由贸易新突破、RCEP扩容、RCEP经贸规则提升三个方面着力推动RCEP走向“高水平自贸区”。
他强调,RCEP扩容,在当下的意义日益凸显。目前,中国香港、斯里兰卡和智利提出加入申请。香港加入RCEP,不仅将带来区域贸易增长,更将拉动区域金融发展,提升区域产业国际化水平。若智利加入RCEP,将标志着RCEP从区域安排向跨区域安排的升级。此外,要加快提升RCEP经贸规则,如以“关税减让”规则升级增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启动并完成原产地规则后续谈判;推动“服务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规则升级,推动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等。
中国是RCEP区域最大市场,也是蕴藏巨大潜力、不断扩大的开放型市场。迟福林表示,中国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使中国的大市场首先成为RCEP的市场,进而形成区域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动力。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结构转型与单边开放政策的叠加,将不断为RCEP统一大市场注入重要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