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5月24日电 5月24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在北京举办主题为"逐梦空天,智启新程"的公众科学日活动。本次活动面向中小学生等社会公众以及空天院职工、研究生、校友及家属等开放。通过集体预约和个人预约相结合的方式,当天约有7000余人亲身参与和体验空天科技的魅力。
本次活动主要聚焦于"空天科技与人工智能",整体分为科技展厅、科普讲座、科学互动体验、科学集市四大版块,多维度向公众展示了融合空-天-地-文的大格局、全链条布局的科学盛宴。
空天院副院长胡玉新研究员出席活动并为活动致辞。他对到场的公众表示欢迎,希望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能够近距离、沉浸式体验空天科技的魅力,激发自身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在开启本次活动序幕的研究生文艺汇演中,除了歌曲、舞蹈等传统节目,空天院青年学子还表演了原创话剧《追梦863》,重现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芳允奠基卫星测控、推动北斗导航的壮阔历程,以及老一辈科研人倡导"863计划"、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精神丰碑。
在院士大讲堂和研究生科普讲座中,中国科学院院士童庆禧用一首耳熟能详的唐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开启了题为《漫谈遥感》的科普报告,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小朋友们介绍了什么是遥感、怎么实现遥感、遥感有什么用。现场的小朋友们热情洋溢,纷纷举手提问。在空天科技、雷达、电磁波、遥感系统、新舟60样机、浮空艇等主题的科普讲座中,研究生科普宣讲团成员通过生动的案例演示和互动问答,为公众解读了空天科技的前沿动态与实际应用,让听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对空天科技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科普展厅内,SDG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平台、"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新舟60遥感大飞机样机、地面无人智巡平台、低空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成果一一亮相。同时今年还特别开设了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展区。科研人员带领公众近距离接触这些科技杰作,通过互动大屏播放的科普视频和现场讲解,让公众在惊叹于这些成果先进的同时,感受到祖国科技创新力量的日益强大。
在科学互动体验区与科学集市板块,公众对空天灵眸-遥感解译大模型、智绘月图-行星遥感成果、灵犀动影-人体姿态估计毫米波雷达、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空天应急通联系统等科技成果展示,以及脑机接口、无人导航车、无感式健康监护设备、呼吸心率监测雷达、空间天气科普VR、遥感图像互动、生物多样性综合检测等体验项目表现出超高热情,也积极参与了科学集市中智能气象雷达探测、浮空气球智能控制、太阳能月球车和雷达模型等科学DIY项目,亲身感受到科技创新的乐趣和成就感。活动特别设置的"心愿长廊"也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留下自己的"星际梦想",展现了新一代青少年对空天探索的无限憧憬。
此次公众科学日活动的成功举办,让公众近距离领略了空天科技的魅力,进一步激发了公众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加深了对科学研究的认识。未来,空天院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与好奇心,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引导广大社会公众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认识世界、解决问题。
童庆禧院士为孩子们带来一场生动的《漫谈遥感》科普讲座。现场的小朋友们热情洋溢,纷纷举手提问
小朋友们聚精会神聆听专家讲解着陆器和巡视器的工作奥秘,戴上VR眼镜,瞬间"登陆"月球表面。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孩子们亲身体验操控月球车月面巡视探测过程,在沉浸式互动中感受月球背面的神秘环境
孩子们围着一只机器狗兴奋不已。这只搭载AI技术的四足机器人不仅能在北斗卫星的指引下自如行走、避障,还能与小朋友亲切"握手"。当机器狗感应到孩子伸出的手掌时,它会主动抬起前爪完成互动,引得现场阵阵欢笑
( 闫东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