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
这部法律有哪些亮点?
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体现在哪些方面?
民营企业有哪些期待?
民营经济促进法共计9章78条,创下了很多个“第一次”,如第一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第一次在法律中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该法不仅明确了民营经济的三个重要定位,还首次构建了多元治理机制,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建伟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首次从地位明确、权益保障、发展促进等方面系统构筑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支持体系,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5年5月9日,工作人员在位于北碚区的重庆顺多利机车有限责任公司精工基地作业。截至2024年底,北碚区民营经营主体占比超97%,民营经济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90%以上的科技创新平台。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贯彻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证善治,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进一步配套。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过程中,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提前谋划、同步开展相关制度的“立改废释”。一批配套制度机制已经出台,还有一批正在加快推进。
“通过依法行政,政府能够更好地制定和细化相关政策,促进民营经济与其他形式经济公平竞争。”上海钛米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潘晶认为,该法不仅划清了红线,更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明确了发改委作为民营经济发展协调的核心部门,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4月16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办理民营企业相关业务。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市场规则越清晰,企业信心越坚定。玛戈隆特骨瓷(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赵春阳表示,这部法律“为民营经济长骨气、长志气、长主心力,让民营企业家更有信心和决心做好企业。”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用法治力量护航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大胆闯、放手拼,民营经济航船必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2025年4月2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的浙江永昌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车间内,自动化流水线在生产直流变频电机。该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销售各类高效、节能电容感应电机、直流变频电机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2025年4月1日,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人们在宇树科技展区观看机器狗演示。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统筹:汪奇文
编导:李海伟 王竹艾
记者:黄安琪
演播室:白阳 刘倩朋 施悦炜 武坤辉 朱文喆 晋善美 李萱萱 黄娴
联合拍摄:新华社上海分社 上海市徐汇区融媒体中心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