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万亿元、25.62万家……数据见证我国“舌尖上的大市场”蓬勃兴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5月22日公布一季度食材供应链运行数据。

2.74万亿元、25.62万家……数据见证我国“舌尖上的大市场”蓬勃兴旺

来源:央视网 2025-05-22 15: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5月22日公布一季度食材供应链运行数据。随着经济回升向好,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一季度食材供应链市场规模稳步扩容,实现稳健开局。

今年一季度,食材消费市场规模为2.74万亿元,同比增长2.98%;食材流通规模为1.76万亿元,同比增长3.17%。食材市场活力强、韧性足。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健康和安全食材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食材消费结构的变化和高端食材市场的扩张。肉类、水产品消费量增加明显,新鲜蔬菜、水果、奶制品和蛋类消费需求显著增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总经济师崔忠付表示,消费者对食材的新鲜度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聚焦供应链一些关键环节,特别是积极探索一些技术的创新。同时加大商超电商的前置仓的直采力度,减少流通环节。

随着电商、直播、即时零售等线上渠道的发展,食材消费的渠道日益多元化,线上渠道增长较为突出。餐饮外卖经营主体数量保持高速增长。一季度,我国外卖相关企业注册数量为25.62万家,较2024年一季度的21.4万家,增长了19.69%。

另外,县乡消费崛起,成为食材市场增长的新引擎。一季度,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占比达40.2%。部分小吃快餐品种也在加快县乡市场的布局。企业调研显示,一季度,县乡等市场餐饮门店的食材配送订单量增长超20%,也从侧面反映出县乡市场餐饮消费的巨大潜力。

专家表示,随着二季度"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持续落地,行业有望形成"政策引导—消费拉动—产业创新"的良性循环,食材流通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食材企业出口市场布局多元化趋势明显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食材供应链分会最新的企业调研显示,贸易环境的变化正在促使食材供应链企业加速转型升级,市场布局多元化趋势明显。

一季度,我国农产品进口规模有所收缩,而农产品出口则同比增长6.8%。企业调研显示,我国食材企业正通过重构贸易渠道来提升供应链韧性。从出口来看,市场布局多元化趋势明显,越来越多企业将目光从传统欧美市场转向RCEP区域、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同时持续优化海外仓模式,进一步压缩贸易周期,提升交付效率。崔忠付表示,从进口来看,企业也通过区域化的采购来对冲贸易波动风险。同时,很多企业加快在海外布局区域采购中心,形成多枢纽的原材料采购体系,将单一的跨境的供应链转化为辐射状的区域性供应网络。

专家表示,目前食材供应链行业正处于政策红利释放、资本加速涌入的关键期。我国拥有14亿人口的食材消费市场,具备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基础,新型供应链基础设施年投资保持较高增速,数字技术应用场景持续拓展,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食材供应链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需要抓住机遇,通过技术创新、数智化赋能、供应链管理升级来实现降本增效,以高质价比的产品供给满足群众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责任编辑:韩丰】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