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淇县儿童友好观察团在淇县妇联组织下走进淇县朝歌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20组亲子家庭在博物馆馆长付同喜的带领下,通过沉浸式参观学习,深入了解了豫北红色历史、传统农耕文化和通讯工具演变等知识。
在红色教育展区,付馆长生动讲述了豫北红色交通站的革命故事。“这个看似普通的院落,曾是抗战时期重要的地下交通站。”付馆长指着一张老照片介绍道。孩子们认真聆听革命先辈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的事迹,不时发出惊叹声。
农耕文化展区同样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从原始的石器农具到铁制犁铧,付馆长详细讲解了农耕工具的演变历程。“原来我们祖先是用这样的工具耕种的啊!”一位小朋友抚摸着展柜里的农具感叹道。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实物展示让孩子们对“粒粒皆辛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通讯工具展区。从烽火台到老式电话、电报机,通讯方式的演变让孩子们大开眼界。“以前没有手机,人们是怎么联系的呢?”面对孩子的提问,付馆长耐心解答,并让孩子们体验了手摇式电话的使用方法。
活动最后,孩子们踊跃分享学习心得。“我学到了革命先辈的勇敢精神”“我知道了粮食来之不易”“原来通讯工具发展这么有趣”,稚嫩的话语中饱含着收获的喜悦。家长李女士表示:“这样的研学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孩子们在玩中学,效果特别好。”
淇县妇联主席表示,此次活动是推进鹤壁市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研学实践等儿童友好活动,让更多孩子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