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5月21日电(记者 李佳颖)随着中国运动人群突破5亿,电解质饮料正从专业运动补给向大众日常健康饮品转型,成为饮料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赛道之一。
近日,由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主办的“科学补液,速注活力”运动补水学术交流会在京成功举办。会议聚焦科学补液在运动健康中的关键作用,并深入探讨了电解质饮料在运动营养市场的快速增长趋势。
北京马拉松协会会长赵福明在会上表示,2024年中国路跑赛事达749场,参赛规模超704万人次,但运动损伤率同步上升。他呼吁跑者避免盲目“控糖”,应选择专业电解质饮料,以维持血糖稳定、延缓疲劳并提升耐力表现。
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预计将达38.5%,较2020年的37.2%进一步提升。马拉松、骑行、健身等运动热潮推动功能性饮料需求激增,其中电解质饮料因兼具补水和能量补充功能,成为运动人群的首选。
在此背景下,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对于运动人群,尤其是运动持续一小时以上的人群,科学补液不仅仅是饮水,更重要的是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和能量。适量的糖分摄入,尤其是摄入含有6%-8%适量的糖的电解质饮料,可以提高水分的吸收效率,并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能量。
专家预测,未来电解质饮料将向“运动+日常”双场景拓展,覆盖健身、户外、办公、电竞等多类人群。弈赫咨询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电解质饮料市场规模约为 51.1 亿美元,到 2033 年将达到 98.5 亿美元,2024 年至 2033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 (CAGR) 为 7.56%
华源证券研报指出,随着体育锻炼人数持续增长,电解质饮料的长尾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打开。作为中国软饮行业中增长较快的细分品类,2024年功能饮料按销售额计市场规模已增长至1665亿元,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