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传承 资源引领行业发展——2025年蚕桑种质资源展示活动在江苏科技大学开幕

科技赋能传承 资源引领行业发展——2025年蚕桑种质资源展示活动在江苏科技大学开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19 16: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9〕56号)要求,推进蚕桑种质资源利用,培育蚕桑新质生产力,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5月17日,江苏科技大学蚕桑科研基地举办了主题为“展示优异资源,推进有效利用”的蚕桑种质资源展示活动,吸引了数千名科研工作者、产业代表、市民及青少年参与。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木旺研究员出席并宣布活动开幕,镇江市及丹徒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蚕桑领域专家齐聚现场,共探种质资源保护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之路。

蚕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利在开幕式上介绍,国家桑树种质资源圃(镇江)与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江苏)作为全球保存规模最大的蚕桑种质资源库,现已汇聚4000余份珍稀资源,涵盖古蚕品种、高产叶桑、特色果桑、耐逆生态桑等多元类型。这些资源是蚕桑产业的“基因宝库”,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种源自主可控的战略基础。本次活动通过资源展示、品鉴体验、需求对接三大板块,推动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

在优异资源展示区,长果桑、中椹1号、中椹3号、镇1224、德江15号等形态多样,风味不同的20余个特色桑品种、不同体色与斑纹的蚕品种引发参加活动各界人士的好奇和热议。大家一边热烈讨论这些与平常认知存在巨大差异的品种,一边品鉴桑果,将颜色丰富的的桑果称为大自然的调色盘。小朋友们则对不同颜色桑果进行了喜爱度的排名,纷纷拍照记录丰富多彩的优异果桑资源品种。很多企业和个人在品鉴不同桑果后,表达了对订购优异果桑品种桑苗的兴趣。

在采摘体验区,大家纷纷化身采摘小能手,都满载而归。科普区则给大家介绍了蚕宝宝的一生和蚕丝的多元化应用,让参加活动的群众了解小小蚕丝,大大能量。

当日,邻近基地的312国道辅道排起数公里车流,不少家庭驱车百余公里参加活动。夕阳西下,大家意犹未尽,纷纷肯定了本次活动,并期待来年再会。“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种业振兴和种质资源引领下,蚕桑产业也会在新时期再次绽放属于她的光彩。

本次活动由中国品牌建设丝绸桑蚕品牌集群指导,江苏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桑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蚕学会、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等主办,国家桑树种质资源圃(镇江)、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江苏)、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桑树分库、江苏省省级作物种质圃(桑树)、江苏省省级蚕遗传资源库(镇江)等承办,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生理与密植高产岗位、蚕种质资源鉴定与新种质创制岗位等协办。(图片由江苏科技大学提供)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