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玫瑰”的跨洋之旅(中拉是天然合作伙伴)

南美洲国家厄瓜多尔,赤道与安第斯山脉在此相遇。清晨6时,在厄瓜多尔绿叶农场的一处玫瑰种植园,工人们已经开始陆续走入大棚手工采摘玫瑰。该农场位于厄瓜多尔卡扬贝火山山麓,这里是该国玫瑰主产区之一,许多玫瑰种植庄园都坐落于此。

“赤道玫瑰”的跨洋之旅(中拉是天然合作伙伴)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5-05-16 13: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绿叶农场玫瑰种植园的大棚内,玫瑰竞相绽放。
绿叶农场玫瑰种植园内,一名员工正在采摘玫瑰。
绿叶农场玫瑰种植园内,一名员工正在采摘玫瑰。以上图片均为乔斯琳古铁雷斯摄

南美洲国家厄瓜多尔,赤道与安第斯山脉在此相遇。清晨6时,在厄瓜多尔绿叶农场的一处玫瑰种植园,工人们已经开始陆续走入大棚手工采摘玫瑰。该农场位于厄瓜多尔卡扬贝火山山麓,这里是该国玫瑰主产区之一,许多玫瑰种植庄园都坐落于此。

“厄瓜多尔的海拔、日照时间、气候条件等提供了完美的种植条件,我们的玫瑰质量稳定,在中国市场备受欢迎。”绿叶农场销售经理埃尔南·达维拉告诉本报记者,该农场生产的玫瑰已在中国市场销售多年。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接力——种植园里,工人们紧张地将玫瑰剪切、消毒、包装,装入纸箱,装车运输;在机场,装满玫瑰的箱子被装入2—8摄氏度的冷藏箱,再运上飞机。旺季时,每天约有30个航班从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出发,将该国生产的玫瑰运往世界各地,其中运抵北京需经历两次转机、共计约40小时。在鲜切花通关绿色通道,鲜花获得优先查验并享受7×24小时通关服务,从飞机落地到鲜花完成通关仅用1.5个小时。最短3天时间,厄瓜多尔玫瑰就能完成从枝头到中国消费者手中的跨洋之旅。

厄瓜多尔玫瑰在中国市场走俏,得益于中厄两国不断深化的贸易合作。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厄瓜多尔第二大贸易伙伴和非石油类产品最大出口目的地。去年5月1日,中国—厄瓜多尔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中厄双方将分别对约90%的税目逐步相互取消关税。其中约60%的税目在协定生效当天立即取消关税。厄瓜多尔的鲜花、香蕉、白虾、鱼、鱼油和干花、可可、咖啡等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时,中方进口关税将从5%—20%逐步削减至零。中国北京海关数据显示,自协定生效以来,首都机场海关已快速验放128批次约50万枝厄瓜多尔玫瑰,鲜切花总计超过40吨。

“协定生效后,我们已经累计节省关税等成本约6万元人民币。”位于北京王四营鲜花批发市场的北京精科宏祥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磊告诉记者,目前厄瓜多尔玫瑰每枝较协定生效前便宜了1—2元人民币,进口玫瑰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了,“中国消费者能买到更实惠的‘赤道玫瑰’”。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厄双边贸易额为39.15亿美元,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34.17%,其中中国自厄进口额23.39亿美元,同比增长42.8%。厄瓜多尔全国水产协会数据显示,厄瓜多尔对华出口的第一大类产品白虾今年1月对华出口达2.8亿美元,较去年1月大幅增长25%。厄瓜多尔生产、外贸、投资和渔业部官网刊文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进口国,双方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对厄瓜多尔来说是一个战略机遇。”

今年2月,厄瓜多尔首次以零关税向中国出口金枪鱼罐头。“中国在优质海产品方面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未来厄瓜多尔的金枪鱼有望像白虾一样在中国受到欢迎。”参与对华金枪鱼出口的厄瓜多尔特科佩斯卡公司负责人里卡多·埃雷拉对记者表示,厄中自贸协定为两国人民带来了更多样化的消费选择,两国都将从中受益。

“厄瓜多尔的很多麒麟果、蓝莓种植户正在使用中国生产的补光灯帮助提升产品产量和品质。”厄瓜多尔—中国商会理事张鹏翔告诉记者,中国向厄瓜多尔出口的大量机械设备、电子设备、汽车及其零部件等商品的关税逐步降低,中国产品正在助力厄瓜多尔实现产业现代化。

(本报基多电)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6日 03 版)

【责任编辑:万月英】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