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5月15日至18日在长沙举办,一场吸引全球目光的行业盛会正式启幕。5月15日,《中国日报》刊发文章《Chinese technology helping markets rise up》,讲述长沙推动工程机械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融入全球产业链,国际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成为中国工程装备走向世界的一张金色名片。
《中国日报》5月15日第六版截图。
报道译文如下:
湖南长沙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规模达2500亿元,全球市场影响力正不断提升。2024年,长沙工程机械出口额达290.6亿元,同比增长22.9%,海外营收复合增长率超50%。
依托本地工程机械巨头的出色表现,来自长沙的产品不仅在沙特、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畅销,在非洲乃至欧洲国家的市场份额也稳步提升,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总部位于长沙的山河智能是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2025年宝马国际工程机械展(Bauma 2025)上,其针对欧洲市场的核心产品旋挖钻机斩获超亿元订单。目前,该公司工程机械产品已出口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美、东南亚等地设立子公司后,海外市场份额持续攀升。该公司表示,欧洲是工程机械研发生产的高地,其在欧洲市场的成功印证了中国工程设备的竞争力。
作为中国工程机械标杆企业之一,中联重科也在欧洲迈出重要步伐。今年3月31日,中联重科德国工厂二期项目破土动工,这是湖南装备制造企业在欧洲首个自主投资的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工程机械装备超1000台,产值达3亿美元。
目前,中联重科已在海外布局11个研发生产基地。2024年,其全球销售网络持续扩展,海外网点超400个,产品出口至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预计2025年海外业务占比将接近60%。
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长沙工程机械产品已深度参与当地重大建设项目。另一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来自长沙的星邦智能,通过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近三年出口业务快速增长。2024年其营收近50亿元,同比增长42.5%,其中出口额近20亿元,同比增幅约41.2%。
今年2月7日,星邦智能超百台曲臂式设备从长沙出发,分批运往中东海湾地区,打破行业高空臂式车辆单次出口纪录。作为公司自主研发的代表性产品,该设备作业高度达48.6米,最大载荷455公斤,其人机交互功能、自诊断控制系统及智能联网系统性能优异,可应对多样化高空施工难题、复杂工况及定位困难等挑战。
除“一带一路”市场外,湖南工程机械产品在非洲应用广泛。肯尼亚蒙内标准轨铁路、埃及非洲第一高楼“标志塔”、赞比亚卢姆瓦纳铜矿(非洲最大露天铜矿)等标志性项目,均采用了长沙产工程机械产品。三一重工总裁助理廖俊宇表示,“非洲是三一全球化布局的起点”。2002年,三一首批液压推土机出口摩洛哥,成为最早进入非洲市场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之一,目前其在非洲累计销售收入已超200亿元。
湖南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湖南将加强与欧美、东南亚等传统市场的合作,同时开拓非洲、RCEP成员国、拉美、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并依托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将工程机械打造成湖南“新名片”。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何纯 朱友芳|刘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