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抗旱保生产 移栽保苗稳增收

科学抗旱保生产 移栽保苗稳增收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15 13:1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五月的竹山大地烈日灼灼,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竹山县官渡镇,是鄂西北烟叶主产区之一。这里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气候四季分明,出产的烟叶品质上乘,风味独特,是官渡镇的特色产业之一。抗旱保苗不仅关乎农户生计,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面对持续近三十余天的旱情考验,官渡烟区通过"技术下沉+资源统筹+绿色防控"组合拳精准破题,全面完成移栽工作。

(图为竹山县官渡烟区)

精准施策 科技抗旱显成效

在官渡镇连片烟田里,数百名烟农正抢抓清晨凉爽时段移栽烟苗。烟农们有条不紊地将一株株嫩绿的烟苗精准栽入湿润的定植穴中。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技术员指导烟农指导农户运用“节水移栽法”:通过推广“井窖式移栽”,在干旱的环境下也保障烟苗移栽的成活率。新街村技术员李师傅介绍道:“‘带水’是在移栽时每穴浇灌定根水,确保根系湿润;‘带肥’是预施缓释肥,满足烟苗早期营养需求;‘带药’则通过生物药剂预防土传病害。‘深栽’要求将烟苗根部埋入底墒湿润土层,最大限度锁住水分。”这一技术借鉴了贵州、云南等地的抗旱经验,并结合本地土壤特性改良,使烟苗成活率稳定在95%以上。

(图为官渡烟区抗旱移栽现场)

干群联动 合力攻坚保民生

抗旱不仅是技术战,更是全民行动。面对旱情,官渡烟叶收购站成立抗旱移栽专班,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开展“一对一”帮扶。新街村种植大户老王对此深有感触:“我家30亩烟田全靠送水车凌晨送水,三天就完成了移栽。搁以前,这旱天想都不敢想!”。为保障水源,专班协调积极协调水库、山塘、机井等水源,联络镇政府调配运水车数十辆,为缺水村组开展“错峰送水到田”服务。同时,烟站开通24小时热线,农户可随时反馈需求。据统计,抗旱期间累计送水达千余吨,覆盖近百户烟农,确保移栽不误农时。

(图为党员突击队帮助烟农进行抗旱移栽)

绿色护航 生态种植谋长远

在这场抗旱攻坚战中,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实现同频共振,产区四千余亩农田铺设可降解地膜,保墒节水的同时减少白色污染数十吨;太阳能杀虫灯+性诱捕器+显花植物构建绿色防控网,农药使用量同比下降近两成;智慧农业系统累计,指导农户抢抓2场“及时雨”完成补栽。“我们把每株苗都当成生态‘储蓄罐’,现在省的水、减的药,都是子孙后代的财富。”官渡烟站负责人说道。

抗旱攻坚不仅是保收成,更是保生态。这场“人与天”的较量中,竹山产区正用科技与汗水,在青山绿水间书写着乡村振兴的金色答卷。抗旱保产不是终点,而是绿色发展的新起点。竹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将继续探索生态优先的农业模式,让每一株烟苗都成为致富的“绿色银行”。

(图片由何平 牛浩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