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5月14日电(记者 赵磊)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获悉,近日,该院研制的14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完成首次整机试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据介绍,14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是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开式液氧甲烷发动机,能为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提供关键核心动力,将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及大运力火箭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该发动机于2024年9月正式开始研制,当月完成方案论证,至首次整机试车成功只用了7个月时间。研发团队打破传统研制壁垒,以数字化手段高速迭代方案设计,在设计仿真全覆盖的基础上采用组件联合仿真分析,以最短的时间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凭借在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加速推进可重复使用发动机技术迭代,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完成14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9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
据悉,后续,该院将继续加快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发工作,特别是要对20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可重复使用发动机等实现快速迭代,全面突破技术难点。
六院在2023年便已开始发力商业航天,发布3款为商业航天量身定做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近年来,该院不断将在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雄厚的人才和技术优势转化为商业航天发展的胜势,加速推进可重复使用发动机技术迭代,90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应运而生——采用新型喷注器、轻质高转速涡轮泵新技术,具备50%-105%大范围变推、多次可重复使用的能力,在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及大运力商业火箭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