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最美铁路|从“蜀道难”到“四色通” 乘川青铁路,赴山河之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14 14:3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5-14 14: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发现最美铁路・乘天堑云梯,走四色川青”主题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川青铁路为纽带,串联三星堆、中国古羌城、松潘古城等人文胜迹以及世界级自然保护区。川青铁路是一条承载着历史记忆、民族风情、生态保护与时代发展的“天路”。它不仅改写了“蜀道难”的千年困局,更以科技与人文的双重魅力,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四时不同的美景,更是一个流动的中国,一个永远向上的交通强国。

天堑云梯,跨越山河的“钢铁脊梁”。川青铁路的修建,堪称“在地狱级难度上创造奇迹”,是一段考验技术、检验意志的历程。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海拔从500米陡升至2500米,途径盆地、高原、山区及十条大断裂带,60%的路段地处海拔3000米以上,施工人员不仅仅要克服复杂的地质条件,也需要在建设的同时保护生态。列车穿行于隧道群中,乘客几乎感受不到海拔的急剧变化。这条铁路让“蜀道难”成为历史,让高原与平原实现真正“握手”。

四色川青,铁路沿线的“斑斓画卷”。川青铁路沿线尽是数不清的美景,该线路途径三星堆、中国古羌城等著名旅游景区,乘客可透过车窗,一览九寨黄龙的碧水、达古冰川的雪峰,感受“一线多游”的绝美体验。作为首条穿越中国最大羌族聚居地的铁路,串联起藏族、羌族等多民族文化。茂县站以“云朵羌乡”为主题,融入碉楼元素;绵竹南站结合年画艺术,展现“醉美绵竹”风情。川青铁路让羌族苹果、松潘牦牛肉等特产“出山”,更让民族文化交流驶入快车道。川青铁路,促进了西北各地旅游城市文化交流、美食共享,已然成为“铁路+文旅”上重要的一环。

创新科技,高原铁路的“智慧密码”。从筑路者的13年鏖战,到守护者的日夜巡查,川青铁路的每一公里都凝结着汗水。夏季,防洪监测系统24小时预警地质灾害;冬季,道岔融雪装置如“暖宝宝”般保障行车安全。铁路部门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融合,“啃下”了一个个的建设难题“硬骨头”,实现了建设技术质的飞跃,克服重重困难,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一条铁路,万千风景。川青铁路,是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舞,是历史与未来的深情对话。乘上这列“天堑云梯”,我们不仅能领略“四色川青”的壮美,更能感受到中国基建的硬核实力与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它不仅是轨道上的风景线,更是新时代的“幸福路”“致富路”,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驶向更加辽阔的未来。(甘甜、高源苹)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