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的街巷被浓郁的节日烟火气所笼罩时,从重庆的光伏板阵列到西藏的雪山峡谷,中水物资成都公司物资保供团队正默默坚守着岗位,他们披星戴月,用专业与热忱编织出一副别样的劳动画卷,以独特的方式为这个假期增添了一份温暖与力量。
灯火背后的守夜人。重庆南川光伏项目的设备堆场亮起长明灯,项目部的老马裹着夜色,和同事们一起清点组件。作为集团公司“5.31”投产的重点项目,当前正值设备交付高峰期,他们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用指尖的温度丈量每一块光伏板的品质。老马笑着说:“孩子在视频里问我,为什么月亮出来了还要上班。我说,我们在帮太阳值夜班呢。”他们用一张张动态跟踪表串联起万家灯火,连假日收到的设备验收单都成了特殊的“劳动节礼物”。项目团队建立了24小时响应机制,完成了升压站设备及逆变器100%的到货验收,光伏组件到货验收率达到58%。通过实施“验收不过夜、问题不过周”的工作法,有效保障了设备供应链的畅通,为项目如期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
雪域之巅的物资驿站。海拔3300米的扎拉水电站料场上,彝族小伙杨武正顶着寒风校验压力钢管。在缺氧的环境下,验收组成员默契地轮流担任“人形氧气瓶”——谁喘得厉害就去帮同伴递工具。项目部的板房里,湿透的工装挂在墙上,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智慧平台数据与窗外的风雨同频。为服务保障好集团公司“壹号工程”,成都公司物资保供团队在五一假期完成了压力钢板等关键设备的6批次验收,更新了智慧物资管理数据 60余条。特别在压力钢管首段成功启运后,团队持续优化生态机组埋件等特殊物资的“定制化”供应方案,确保这一“藏电外送”骨干电源建设节点有序推进。
暮色中,南川的光伏板泛起粼粼波光,扎拉水电站的月辉洒在整齐码放的钢板上,这些浸润着物资保供人体温的物资正悄然转化为绿色动能。目前,重庆光伏项目组件到货验收已进入冲刺阶段,西藏扎拉水电站物资保供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水物资成都公司正以“保供不停歇、服务不打烊”的实干姿态,持续为集团公司新能源项目建设注入强劲动能,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