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在教育强国・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发展论坛上,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正式揭牌成立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院,迈出探索科技与人文融合育人的新步伐。
本次论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浙江省)共同指导,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主办。校内外专家学者、上虞中小学院领导、校友企业代表及600余名大中小学师生齐聚现场,围绕“科技人文深度融通,大中小学协同创新”主题,共同探讨教育强国背景下文化素质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
作为本次论坛的重要成果,新成立的文化素质教育研究院以跨学科融合为特色,通过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组建专家研究团队,在系统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着力构建科技与人文相融的教育新生态。此外,研究院将创新创业文化、校地共建文化等多元特色文化元素有机融入教育全过程,全力推进科技人文融合课程开发、大中小学贯通培养体系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等重点研究工作,致力于培养兼具科技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产出一系列具有示范性和推广价值的教育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庞海芍在论坛上表示,成立文化素质教育研究院是文化素质教育领域的创新探索,为科技与人文融合育人提供了新思路。
论坛现场,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大中小学文化素质教育一体化联盟成立仪式、文化素质教育研学实践团队授旗仪式相继举行,同步发布《文化素质教育2025行动计划》。这些举措与研究院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推动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发展。
一直以来,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重视文化素质教育,传承理工百年办学文脉,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时尚文化、三创文化优势,完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实践平台,开发数字化教学与管理系统,建立师资库、项目组、研习团,实施“1+1科技创新项目+人文艺术实践”评价标准,推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通互嵌。
浙江理工大学作为浙江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牵头单位,校党委副书记姚珺表示,科艺学院创新“虞理共进”校地共建机制,在涵育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文化素质教育研究院将紧密围绕“科技与人文深度融通”理念,依托“虞理共进”校地合作平台,联合上虞区政府、本地企业以及天津大学研究院,探索“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新机制,联合共建硕士培养点,推动理论教学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持续贡献力量,也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实践样本。(图片由刘婧、赵文艳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