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竞放正青春,青岛中小学社团赋能学生多元成长

百团竞放正青春,青岛中小学社团赋能学生多元成长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08 16: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青岛各中小学的校园里,社团活动就像一个神奇的万花筒,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悠扬的琴声与键盘敲击声,少年们奔向属于自己的成长舞台。

科技之光点亮未来

在青岛大学市北附属中学的航海模型训练场上,同学们全神贯注地操作着手中的遥控器,一艘艘帆船模型在水中风驰电掣,你追我赶,场面异常激烈。

“赢了!”李家豪兴奋地攥紧拳头欢呼起来。作为一名初三学生,他已经是航海模型赛场上的“老将”,连续参加了三届比赛,为学校在该类比赛中实现十一连冠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他不仅是一名出色的参赛选手,更成为了学校扬帆科技社团的“小教练”,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更多学弟学妹。在2024年“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教育竞赛活动(青岛地区选拔赛)中,李家豪凭借“极光号”遥控双体快艇绕标赛项目,一举夺得市级一等奖。他感慨地说:“作为一名航海模型爱好者,是学校扬帆科技社团让我找到了方向,学会了如何制作和操控模型。社团也被评为‘青岛市第七届中学生十佳明星社团’,它不仅培养了我,还点燃了一届又一届学子的科技梦想。”

在青岛第五十中学的3D打印与设计社团教室里,孙贤惠老师正耐心地指导学生们《3DOne软件》基本操作。她鼓励学生们将创意融入设计,独立构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真正实现“所想即所得”。学生马欣然兴奋地表示:“在近一个学期的社团学习中,我掌握了草图绘制、添加几何体、抽壳、曲线镶嵌、拉伸、动态移动等一系列操作技巧。我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设计师,而3D社团让我提前触摸到了梦想的轮廓,为未来的职业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运动之美淬炼品格

奖项无疑是对社团成果的最好证明之一。4月8日,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青岛市中学生排球赛中,青岛第四十四中男排凭借出色的表现斩获季军,为学校赢得了荣誉。不仅强健了体魄,更在战术磨合与赛事协作中培育了坚韧品格与集体荣誉感,将“健体”与“铸魂”深度融合。

在青岛市北中学的足球场上,足球社的队员们正在紧张地进行战术演练。2024年,他们凭借不懈的努力,斩获“市长杯”男足季军以及“区长杯”男女足双冠王的殊荣,用汗水诠释了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自2021年学校获评青岛市足球特色学校以来,足球队在山东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和山东省校园足球协会杯青少年锦标赛中屡创佳绩。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引入武术活动,于2024年获评山东省武术进校园试点学校。校武术队在青岛市中小学生武术联赛和市北区“奔跑吧 少年”中小学武术套路比赛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展现了学校在体育教育领域的多元发展。

青岛市北中学学生足球社团

在2024年“奔跑吧·少年”市北区中小学生健身操比赛中,青岛第三十四中学健身操代表队的15名同学凭借卓越的表现和出色的技艺,在一天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健身操普及套路第四名”“健身操提高套路第二名”“女单竞技第三名”“混双竞技第一名”“五人竞技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五个项目成功晋级市赛,充分展现了学校在健身操领域的强劲实力和学生们的青春活力。

多彩社团滋养心灵

社团是学校进行五育并举的重要载体。在青岛长沙路小学的操场上,一群学生手持彩绳上下翻飞,单摇、双摇、交互跳等高难度动作一气呵成。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教给学生花样跳绳、双人跳绳、集体跳绳的技巧,成为孩子们强健体魄的秘方。同时学校从校本资源上下功夫——轮滑、足球、排球、啦啦操、绘画、葫芦丝、古筝等近20类艺体活动课程,为课后服务增添了无限的活力。“过去我们总担心孩子放学后‘无处可去’,现在社团课程表比课表还抢手。”青岛长沙路小学学生家长表示。

在青岛第四十七中学,校园心理剧、演讲与表达、辩论、科学实践课、排球、篆刻、电影赏析、气候变化与生活、探索生物世界、古算解趣等丰富多彩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同样,在青岛郑州路第二小学,学校精心打造了“快乐画舫社团”“合唱社团”“数学思维训练营”“编程社团”等课程,供学生自由挑选。

这些供学生挑选的“课程超市”,都是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而设立,不仅让“双减”政策落地生花,更让每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青岛各校正以社团建设为抓手,构建“基础课程夯基、拓展课程扬长、研究课程赋能”的育人新生态。当教育真正尊重个性、激扬生命,便能谱写出素质教育的精彩故事。(图片由叶晨授权发布)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