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佛山第一跨”!中交路建承建的顺德大桥项目建成通车

打造“佛山第一跨”!中交路建承建的顺德大桥项目建成通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08 14: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8日,中交路建承建的佛山市顺德区顺德大桥项目建成通车,大良与容桂之间的车程由原绕行40分钟缩短至5分钟。

顺德大桥项目位于佛山市顺德区东部新城,路线全长2.62公里,其控制性工程顺德大桥横跨容桂水道,总长2455.14米,主跨626米,为钢混组合结构的高低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被誉为“佛山第一跨”。项目采用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

顺德大桥索塔为罕见的钢混组合子母塔型式,其中容桂侧索塔高204米,大良侧索塔高151米。全桥共计112个钢塔节段,最大节段重量达250吨,最大吊高达200米。单个索塔设计3道横梁,中、上横梁采用纯钢结构,高塔横梁采用5米(宽)×5米(高)“回”字形设计,上横梁长33米,中横梁长36.14米。上横梁最大吊装高度为196米,最大吊装重量达到482吨。由于高塔处于容桂水道百余米外的陆地上,无法采用大吨位浮吊吊装方案,200米的吊高也让所有履带吊设备力不从心,而国内满足吊装条件的塔吊保有量少、档期紧、租金高。此外,钢横梁吊装重量大,常规工艺需通过分节段吊装后高空散拼,安全风险大。颇高难度的钢塔节段及横梁吊装,给全体建设者带来巨大挑战。

为突破施工中现有的技术壁垒,中交路建项目团队开展专项攻关,自主研发了“多功能自爬式钢塔提升机”。据项目负责人赖引明介绍,该提升机集合了钢塔节段安装、钢横梁整体提升、钢箱梁安装、变截面适应性调节、作业平台一体化爬升五个功能为一体,实现了“一机多用”,被大家形象地称为桥梁界的“变形金刚”。

多功能自爬式钢塔提升机安装钢塔、钢横梁,突破传统安装工艺及设备,填补了钢塔施工在自爬升安装方面的空白,引领了钢塔、钢横梁设计及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由于该工艺设备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适用性广,减少了高空安全风险,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在桥梁钢塔、钢横梁施工的领域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爬塔机投入使用后,以该设备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报道获评2022年度中国交通运输科技十大新闻,“广东佛山顺德大桥钢塔智能建造先导应用试点”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二批智能先导应用试点项目,相关成果荣获2022年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第三届工程建设行业高推广价值专利大赛特等奖、2023年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2024年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工程建设十大新技术、首届茅以升交通技术与工法创新大赛特等奖、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一等奖、2024年度公路工程工法等诸多荣誉,其延伸出的专利形成专利集群,为顺德大桥主塔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同类型桥梁建设提供了借鉴。

当前,顺德东部新城由大良、容桂、伦教三街道组成,是本地区传统经济、文化与金融中心,跨容桂水道的交通长期依赖德胜大桥,其通行能力已饱和,成为制约区域融合的瓶颈。顺德大桥项目作为佛山市顺德区落实“一城二片区”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工程,建成后将新增南北向快速通道,完善“六纵七横”路网体系,分流德胜大桥压力,并通过衔接广珠西线高速等骨干路网,缩短与广佛都市圈、南沙自贸区的通行时间,不仅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更将促进大良与容桂的产业衔接,为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产业提供基础条件,推动片区经济协作。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提升土地开发价值,尤其是容桂东升与大良南国东路周边高档住宅区,将因交通优化吸引更多投资,推动商业与产业资源集聚。项目还通过加强顺德东部新城与广州、佛山的交通联系,缩短城乡距离,促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共享,为缩小区域差距提供支撑。(图片由喻丽   吴丽珍提供)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