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供电取得南疆新型电力系统下的“双碳”目标新突破

喀什供电取得南疆新型电力系统下的“双碳”目标新突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08 14: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喀什作为南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示范区之一,不仅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绝佳“试验田”,更是一片能源开发与利用、能源技术创新的“蓝海”。国网喀什供电公司围绕双碳发展、绿碳转型,以独特的地理、经济区域优势,聚焦双碳目标及新型电力系统要求,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政府、社会和行业企业多方共同努力,打造呈现以县级低颗粒的降碳减碳举措初见成效。

国网喀什供电公司以红其拉甫口岸为抓手,积极开展电网低碳转型探索,与华北电力大学联合,依托晓数绿景(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专业支持,结合喀什地区源网荷储基础、塔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通过新型配电网,建立清洁能源用能体系,融合多元智能微电网,强化高品质综合能源服务意识,建设具有喀什塔县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亮点工程。

喀什塔什库尔干县地处偏远的帕米尔高原,具有“一县邻三国,两口通两亚,两路连东西”的独特区位优势,能源资源粉丰富,拥有可利用地表水资源,光能资源良好,塔县红其拉甫口岸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重要门户口岸。

国网喀什供电公司以塔县红其拉甫国门作为标杆示范,通过电碳协同实时电碳因子及碳排放的监测核算,有效支撑实现电力和碳排放数据的可追溯溯源,通过赋能政府对产业链的优化调整,促进绿色贸易转型、加快电网清洁转型具有全国推广价值,充分体现绿色电力的环境权益价值,为绿色“一带一路”提供标杆示范绿色引领,为跨境贸易碳关税协商提供数据支撑,通过三位一体的电碳协同体系,形成“‘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喀什特色方案。

为了推动红其拉甫口岸绿色贸易出口,项目以实现“零碳口岸”为目标,开展口岸电碳协同监测,实时测算县域分区域、分时段的电力碳排放因子,准确测算不同时空的碳排放构成情况,同时与核查机构、统计部门等单位联动,完成了碳排放多源数据融合与交叉验证,实现碳排放因子精准校核,有效优化县域碳排放精准度,辅助塔县政府及企业降低用能成本和碳排放水平,为碳排放双控、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应对提供解决方案。

2025年4月28日,国网喀什供电公司与晓数绿景(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京能长融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塔县示范成果,共同打造的“红其拉甫口岸的降碳密码”--以绿电全寿命周期为核心的电碳核算技术方法创新深化应用”创新成果,经过前期海选、初赛、复赛的层层选拔,在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据要素赛道碳排放监测分析典型应用场景实践比赛中以第一名的成绩为电碳协同及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优秀的“中国方案”,这标志着国网喀什供电公司在电碳协同领域的创新实践成果再获国家级认可!

下一步,国网喀什供电公司坚决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南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部署安排,紧紧把握发展机遇,围绕喀什政治优势、资源场景优势,加快推进南疆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具备绿电支撑的“先天”条件,为全国能源绿色转型贡献关键力量,促进绿色贸易转型、加快电网清洁转型,提供“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喀什方案,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贡献喀电力量。(图片由国网喀什供电公司授权提供)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