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文创热销,文化传承出新招 小朋友化身“导购”讲解金华文化

五一文创热销,文化传承出新招 小朋友化身“导购”讲解金华文化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07 17: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金华市博物馆“里婺”文创商店凭借独具匠心的文化创意和趣味互动活动,成为游客打卡的“流量担当”。据统计,假期期间文创店累计接待游客四万九千余人次,日均客流近万人人,文创累计售出千余份,来自杭州、上海、苏州等周边城市的游客尤其青睐这里的文创产品,其中金华火腿冰淇淋成为馆内“顶流”,“囊中之婺”文创冰箱贴更是“人手一份”,成为游客带走“金华记忆”的热门选择。

带着走的婺州:“囊中之婺”把金华带回家

五一假期间,文创商店里的各类冰箱贴是游客的重点关注对象,其中“囊中之婺”系列冰箱贴和“八咏折桂”系列签字笔成为热销商品。“囊中之婺”冰箱贴包含四款冰箱贴,分别是代表金华酥饼、婺州窑、八咏诗词、婺剧四类金华地方文化特色,吸引了外来游客的大量目光,成为热销商品。以八咏楼桐树门状元登科传说为背景的“八咏折桂”签字笔也以其美好寓意成为游客们的重点抢购对象。而随着五一期间攀升的气温一同成为店内“顶流”的产品,则是假期前刚刚引进商店的火腿冰淇淋。这款将金华标志性特产与潮流冷饮结合的创意产品,凭借新奇口味吸引大批游客专程前来尝鲜,一跃成为五一假期的文创“头牌”。

“里婺”小小代言人:让文化传承“活”起来

“阿姨,这个冰箱贴上的图案是八咏楼,我们金华自古以来就是文人辈出的地方哦!” 来自江滨小学六(8)班的赵炫齐正在商店内为游客讲解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他在参与活动的第一天就服务了近30名游客,成为了当日研学活动的“销冠”。像他这样的“导购员”在五一期间还有很多,他们是博物馆招募的“小小代言人”,经过馆方培训后,这些“文化导购”们会向游客讲述文创背后的故事,如金华火腿的来源与历史,文创包的包身图案来自八咏楼的飞檐斗拱线条,内衬帆布上藏着《丽正书院收支征信碑》的文字等。被服务的游客们也十分欣喜:“小朋友讲得头头是道,我们一边购物一边学到了知识,特别有意义!”“原本只是来逛逛,结果被‘种草’了金华的人文历史,周边就是古城景点,出门就能打卡文创里的元素!”

通过在商店内开展“小小代言人”研学活动,金华市博物馆打破了传统的单向宣传模式,让青少年志愿者成为文化传播的“种子”,带动家庭乃至社会对金华地方文化的关注。这种“沉浸式文化输出”模式,既激发了孩子们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也让外地游客深度感知金华作为“千年古城、浙学摇篮”的深厚底蕴。

多元“文创+”:打造文化服务的复合场域

以文创商店为原点,金华市博物馆将研学、打卡、休闲、联名等多重场域功能与空间结合,让文创商店成为金华文化的流转枢纽。

商店出口与中国邮政合作的有声明信片制作与邮筒,成为假期观众们打卡金华“邮戳”的热门方式。拍照打卡区以露营为主题在商店内用“一招打马棋”系列露营文创铺设的场景,不仅提供了文创使用的实景氛围,也为观众游览打卡提供了新方式。休息区的设计更是在客流高峰期成为游客的点赞对象。为高温下的游客提供了解热休闲的好去处。

于城市而言,文创商店不应只是“售卖空间”而更应成为文化创新、交流、转播的枢纽。商品只是媒介,体验才是核心——研学活动让文化“活”起来,跨界合作让创意“走”出去,打卡场景让空间“潮”起来,休闲功能让访客“留”下来。从“卖产品”到“造场景”,从“单一消费”到“多维互动”,“文创+”的多元探索,正用更年轻、更符合时代潮流的形态,成为地方文化传播的全新模式,持续为大众输送美的养分,让文化蔓延于日常。(图片由金华市博物馆供图授权提供)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