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铁路视角见证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07 15:5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5-07 15: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4%,展现出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铁路系统以自身的广覆盖、高效率、强韧性,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服务民生需求、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发挥了独特而关键的作用。

一季度恰逢春运和多个节假日,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达5.18亿人次,同比增长39.6%。客流的旺盛不仅反映了民众出行意愿的增强,也催生了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铁路集团公司日均开行旅客列车8873列,其中高铁列车占比达75%。高铁网越织越密,沿线城市的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迅速回暖,就业岗位持续扩展,民生福祉同步提升。铁路在承载旅客的同时,也承载着消费信心和社会稳定的希望。

在传统客运需求不断回升的同时,铁路部门还积极拓展新兴市场,聚焦庞大的老年群体,精准推出“夕阳红”旅游专列。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的22%。其中不少长者选择在身体硬朗、经济宽裕之际开启旅途生活,形成了潜力巨大的“银发经济”。一季度共开行“夕阳红”专列126列,同比增长42.3%,服务老年旅客8.7万人次。人均消费达3200元,是普通列车票价的4至5倍却仍供不应求,反映出银发群体的消费升级趋势。为了提升出行体验,铁路部门配套推出随车医生、养生讲座、定制化行程等暖心服务,努力打造“慢节奏、重体验”的旅途氛围。据测算,一季度全国养老相关消费同比增长19.2%,铁路银发产品贡献率达7.3%。这不仅是老龄产业释放活力的生动体现,也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源泉。

如果说旅客运输带动了内需复苏,那么铁路货运则稳住了实体经济的基本盘。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同比增长3.1%,其中集装箱运输增长20.4%,占铁路货运总量的42.1%,较去年同期提升3.2个百分点。铁路持续优化运能结构,提升运输效率,降低货损率,为各类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物流支撑。尤其在国际物流方面,中欧班列一季度共开行3582列,同比增长25.5%,返程重载率提升至97.3%,较去年同期提升12.7个百分点,成为维护国际供应链稳定的重要通道。这些硬核数据,既展现出中国经济循环的畅通高效,也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体系中的关键地位。

从春运的人潮涌动到“夕阳红”的温情服务,从消费提振到外贸互通,铁路在流动中绘制着发展图景,在坚守中传递着经济温度。那一条条延伸四方的钢铁线,不仅连接山海、沟通南北,更串联起亿万人的生活热望与国家发展的时代脉动。一季度5.4%的经济增速中,铁路的贡献虽无声,却沉稳而有力。

展望全年,铁路系统将继续坚定服务国家战略,聚焦高质量发展,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在畅通循环、支撑消费、联通中外等方面持续发力,奋力跑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加速度。(李靖)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