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烟草专卖局:以青春接力红色薪火

淮南市烟草专卖局:以青春接力红色薪火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07 15: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四月底的黄山层峦叠翠,聂家山革命老区的杜鹃花在细雨中绽放得格外鲜红。在五四青年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淮南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团支部的19名团员青年踏着湿润的青石板路,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重走游击路:崎岖山径上的红色洗礼

早上8时,当清晨的薄雾尚未消散,团员青年们早已集结在石门水电站旧址。随着团支部书记在水电站前挥动团旗,青年们沿着蜿蜒的观音亭游击小道开始了3.5公里的徒步活动。

这条被当地人称为"红飘带"的山路上,当年游击队员用草鞋踏出的足迹早已被岁月抚平,但悬挂在古树虬枝间的展板,却让历史重现眼前:1941年皖南事变后,刘奎将军率领黄山游击队在此建立根据地,利用险峻地形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当年游击队就是利用这样的地形牵制敌军,真是‘一寸山河一寸血’”,青年员工李绪不禁感慨道。

汗水浸透的团旗下,团员青年们不断用脚步丈量着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历史的脉搏上,至今仍能感受到先辈们的心跳……

对话历史:红色展陈馆里的沉浸教育

步入聂家山红色展陈馆,“风云际会”“红色热土”“永世铭记”三个展区构建起了学习教育的全景全貌。泛黄的《火线报》原件、锈迹斑斑的大刀长矛、方志敏亲笔修改的《皖南革命纲领》手稿,将时光拉回到了战火硝烟的年代;时任中共皖南地委书记胡明的手绘画《游击队生活》,给艰苦的革命征途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黄山游击队诞生”展墙前,讲解员生动讲述了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此整编的细节。如今聂家山的山林里依然保留着当年游击队住过的棚屋屋基,流传着“打不死的刘奎”的英雄美誉,留下了一打谭家桥等系列经典红色故事。

团员青年们还通过数字光影技术,目睹了虚拟重现的“胡明将军深夜布防”“中墩村群众支前”的场景,更加深刻感悟到精神信仰的力量。

精神解码:历史坐标上的青春答卷

“当年游击队员用竹筒送饭,我们今天用保温杯带水,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应在先辈打江山的基础上肩负使命”“触摸历史才更懂得,我们今天从事的各项工作,更像是守护江山的历史账簿”,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的主题团课上,游击之路和展陈馆里的红色教育引发全体人员深思讨论,记录本上晕开的墨迹仿佛与历史长河中的血泪产生着某种共鸣。

当夕阳为聂家山的青松渡上金边,青年们胸前的团员徽章与纪念碑上的红星交相辉映。这场跨越时空的红色教育,不仅擦亮了历史的镜鉴,更点燃了青春的火炬。正如此次主题团日主题所昭示的——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每代人都要用“青春心向党”续写属于自己的“红旗耀征程”,续写属于时代的信仰答卷!

图片由姚荣顺、童冉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