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5月6日电(记者 李佳颖)近日,2025商用车重卡主动安全技术国际研讨会开幕,会上发布《中国道路运输车辆安全测评规程(CT-SAP)》,旨在针对全球商用车产业加速向智能化转型的痛点安全问题,使中国方案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产业链标准体系,构建全球商用车重卡产业竞争新优势。
测评规程针对我国物流运输场景中疲劳驾驶、盲区事故、紧急避险等核心安全痛点,从驾驶监测、视野监测、行车安全、紧急安全等4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通过12个测评指标,覆盖37类运输安全场景,实现了对中国道路运输车辆的综合评价。
据了解,本次发布的CT-SAP具有三大核心特色:一是聚焦场景差异,重点解决干线物流场景及城市配送场景中的安全事故问题;二是聚焦复杂环境,重点攻克清晨、黄昏、夜间等低照度环境下“人车路”综合安全难题;三是基于车辆实际载荷测评,重点解决满载、带挂等实际运输场景下的制动、自动避险等风险问题。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副秘书长高兮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全球道路运输安全治理正经历深刻变革,我国作为物流大国,货车是全国货运总量的主要力量,其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防线的根基,直接影响着“人、车、路、货”全链条的安全底线。我们必须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构建更主动、更智能、更协同的安全防控体系。
他强调,主动安全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行业治理逻辑的转变。通过智能感知、精准决策、主动干预,将风险防控端口前移,重塑行业安全生态。同时期待与各国伙伴交流,让安全技术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地区。
与会专家表示,CT-SAP的发布在为国内物流运输安全行业筑起技术护城河的同时,更将助力中欧技术标准互认等机制创新更进一步,标志着中国方案正深度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可复制的商用车安全解决方案,为全球智慧物流行业贡献中国智慧。
招商车研党委书记、首席执行官闵照源表示,近年来,中国商用车出口势头强劲,重卡出口成绩斐然。欧洲市场作为高端重卡的重要阵地,其严格的安全标准对我们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本次发布的测评规程,围绕“人-车-用-管”全链条安全要素,深度对接行业需求,为道路运输主管部门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运输车辆管理思路与技术方案支持,为全球道路运输安全贡献中国智慧。
本次国际研讨会由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德国carhs汽车安全技术公司共同主办,旨在共同探讨商用车重卡安全新技术,行业发展新思路,构建全球化商用车重卡技术交流与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