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6 日,在开封杞县平城乡广袤的麦田上空,数架无人机来回穿梭,随着螺旋桨高速旋转,均匀细密的药雾喷洒而下,为小麦生长提供全方位 “呵护”。这是平城乡开展 “一喷三防” 作业的生动场景,通过无人机高效作业,有效防治病虫害,全力保障夏粮丰收。
眼下正值小麦灌浆关键期,也是多种病虫害高发、重发阶段,蚜虫、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严重威胁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一喷三防”,即通过一次喷药达到防病、防虫、防干热风的目的,是保障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平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夏粮生产工作,提前谋划、精心部署,抢抓有利时机,全面启动 “一喷三防” 工作,确保夏粮生产安全。
与传统人工喷洒农药相比,无人机 “一喷三防” 具有显著优势。“无人机操作灵活、作业效率高,每架无人机每天可喷洒作业 600 至 800 亩,是人工效率的数十倍。” 平城乡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道。此外,无人机采用的超低容量喷雾技术,雾滴细小均匀,能更精准地附着在小麦叶片上,不仅提高了农药利用率,减少了农药使用量,还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无人机还能在复杂地形和大面积农田中自由飞行,有效解决了人工喷洒存在的死角问题,实现了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全覆盖。
为确保 “一喷三防” 工作顺利开展,平城乡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一方面,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病虫害监测预警,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科学制定防治方案;另一方面,积极协调专业无人机飞防团队,调配足量的无人机和农药,确保作业需求。在作业过程中,农业技术人员全程跟进指导,对飞防作业质量进行严格监督,确保药剂配比准确、喷洒均匀、防治到位。
“以前人工打药,不仅速度慢,还特别累,现在用无人机打药,省时省力又高效,而且防治效果更好,我们对今年小麦丰收更有信心了!” 看着正在作业的无人机,平城乡种粮大户王大哥脸上洋溢着笑容。此次无人机 “一喷三防” 作业覆盖了全乡大部分麦田,预计将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为夏粮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平城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平城乡将继续密切关注小麦生长情况和天气变化,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力度,提升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以科技赋能农业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随着 “一喷三防” 工作的全面完成,平城乡的麦田正积蓄着丰收的力量,金色的希望在田野间悄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