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澳门大学实验室:人工智能赋能中药高质量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2025-04-30 11: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

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年来以中药质量为核心科学问题,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和现代化。实验室以中药质量的评价为研究方向,以中医药创新和国际发展为研究目标。实验室主任、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院长陈新表示,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在澳门,既能够吸纳国际理念和人才,也推动中医药获得更广范围的认可。

走进实验室,映入眼帘的既有中药煎壶、捣药罐等传统容器还有药物递送模拟器、胶囊填充机等设备。近年来,实验室也在探索重点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其中就包括中药+人工智能(AI)。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副院长路嘉宏表示,要推进中药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中药与先进技术的结合。

“过去我们进行百万计的小分子筛选可能需要十年时间。在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替代人工筛选后,数十秒就完成了同样工作,研究院所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是与内地的一家企业合作的。”路嘉宏说。

过去数年,实验室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建立了中药化学、质量分析、生物活性质量监督、安全质量检定、中药制药和中药质量评价等六个具有国际水平的关键技术平台。陈新说:“我们希望通过高质量的中医药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作出贡献。”(经济日报记者 陈蓉蓉 常理)

【责任编辑:王旭泉】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