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

越剧《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9 13: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4月29日电 4月25、26日晚,上海越剧院建院70周年系列演出尹袁版《红楼梦》、袁范版《梁山伯与祝英台》接连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厅上演。两场演出作为"讲堂25周年系列活动""校庆演出系列"中的重磅戏曲项目,吸引了众多北大师生前往观看。

近年来,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多次与上海越剧院携手,为北大师生带来精彩的越剧演出,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播。本次上演的《红楼梦》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均是上海越剧院的四大代表作之一。

4月25日上演的尹袁版《红楼梦》由袁雪芬嫡传弟子、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方亚芬和其得意门生俞景岚饰演林黛玉,贾宝玉则由"尹(桂芳)派"传人王清和郭茜云饰演。

尹袁版《红楼梦》在对经典版情节进行提炼的基础上,更加细致地勾勒出宝黛情缘。在舞台设计方面,尹袁版《红楼梦》沿用了经典版的写实主义风格,舞台调动则巧用二道幕的表现形式,使得舞台风格更为清雅。

在第二晚的演出中,方亚芬从林黛玉化身祝英台,与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章瑞虹,袁派、范派传人徐晓飞、斯钰林等演员共同演绎了袁范版《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不仅是越剧改革的里程碑,更是中华爱情传奇的永恒注脚。袁范版《梁山伯与祝英台》以1954年的同名彩色电影为蓝本,同时融合了范傅舞台版的精华。演出现场,袁派唱腔的细腻婉转与范派唱腔的醇厚深沉相得益彰。上海越剧院还创新性地融合中西乐器,打造出别具一格的音乐呈现。传统戏曲乐队与西洋弦乐交相辉映,既保留了越剧的婉转韵味,又赋予经典旋律新的艺术张力。

北京大学历史系2024级硕士生杨云舒观看了两场演出,她表示:"两部作品既是对经典原著的创造性凝练与改编,又融入了越剧独有的婉转与柔美,上海越剧院演员们的精彩演绎令古典文学在戏曲舞台上澎湃新生。"

本轮越剧演出为北大师生观众呈现了两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是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播的生动实践。未来,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将继续引进经典艺术作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校园美育注入不竭动力。

4月26日晚,上海越剧院建院70周年系列演出袁范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厅上演。图片来源:北京大学

4月25日晚,上海越剧院建院70周年系列演出尹袁版《红楼梦》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厅上演。图片来源:北京大学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